低价,曾是国内众多小商品生产商早期开拓市场的利器,而如今,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这种价格力量越来越微弱,而且经常沦为国外反倾销的把柄。斩断一些不正当的出口低价路线,相关部门正在发力。昨天,国家商务部正式对外公布《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的修订草案,同时向各界征求意见。根据该草案,我国境内的出口企业,可就同行的低价出口行为,向商务部提出调查申请。
利润从3元降到0.25元 低价:有点无奈有点痛
“快签合同了,客户突然说其他供应商的价格更低,以此来压价。”徐远清是绍兴豪纳纺织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说起价格竞争,他透露出一种无奈。
“因为低价竞争的原因,出口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说起化纤行业出口情况,做了近10年生意的徐远清这样介绍,八九年前每米化纤布的出口利润大约是3元,但是现在只有0.25元;特别是去年以来,原材料大幅上涨,但许多厂商还是拼命压价,利润空间就更狭窄了。
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绍兴,也不局限于纺织行业。2004年7月1日新《外贸法》颁布实施以来,外贸出口经营权放开,价格竞争无疑已经成为出口企业的一个“武器”。以化纤布为例,每米价格急剧从原来的9元跌至目前的3元左右,这导致利润越来越低。鞋子、打火机等出口的情况也相类似。
“低价竞争已经成为外贸出口企业的‘慢性病’”。按照杭州一家进出口公司负责人的话说,“价格战”带来了双重危机,一是利润危机,另一个是创新危机,没有资金投入研发,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分享高技术带来的利润。
低价的软肋容易成为反倾销的把柄
低成本低价格,这一很多浙江商人曾经引以为豪的营销策略,如今它的生命力不但没有人们印象中的牢固,而且有时候反倒成了国际竞争的一种劣势。
“价格上的优势逐渐转为劣势,这也是欧盟老想把我们排挤出去的重要原因。”黄发静是温州打火机协会副会长、温州日丰打火机公司董事长,在国际市场上打拼多年,对于其中的感触尤其深刻,虽然温州的金属打火机已经占到世界市场的80%份额,但“一味低价行不通了。”
他所指的,是更为苛刻的新版“CR法规”,在空中停了近四年时间,欧盟关于打火机使用安全的“CR”大棒还是狠狠地砸了下来。一旦付诸实施,意味着绝大多数浙江的打火机生产企业将从欧盟市场退出,——低价中国打火机冲击着当地生产商的利益,是这个技术壁垒的潜在动因。
而如今国际上频繁出现的很多反倾销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很多都沾染了类似的价格色彩。出口价格的不断下降,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作为外贸大省,我省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点地区。据浙江省外经贸厅统计,2002年、2003年、2004年浙江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分别为12起、19起、26起,居全国省份前列。
不正当低价出口 违规行为将受处罚
为保护中国出口企业的正当经营利润,同时减少贸易摩擦,商务部该草案对低价出口的价格作出了明确规定,“被调查产品以低于该产品单位平均生产成本与平均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总和的价格对外出口的行为”将被认定为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低价出口价格平均水平低于调查期内产品加权平均成本的差额小于2%的,不认定为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同时,这些被调查的产品必须是在中国境内生产、制造或加工、装配,原产地为中国的出口产品。
当商务部进行立案后,会在立案决定发布之日起270日内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延长期不得超过90日;商务部发现确实存在低价行为的,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被调查人处以人民币3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被调查人的被调查产品自决定公告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的出口等。
据省外经贸厅有关人士介绍,我省外贸企业如果对该草案有建议,可以登陆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查询并留言,浙江有关方面届时也会制定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