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淘金黑土地——十五万浙商的黑龙江财富故事

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11日 07:24:2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到处都是俄式建筑、俄语招牌,俄罗斯人也随处可见……

  一出哈尔滨机场,一股强烈的“俄罗斯”味扑面而来。

  正是有着对俄贸易独特的优势,黑龙江已经成了浙商投资的热土和通往俄罗斯的桥头堡。据统计,目前,在黑龙江的浙商已超过15万人,累计总投资200亿元。投资的主要领域有国企改制、粮食合作以及对俄贸易等。

  6月下旬,浙江日报联合本报以及钱江晚报组成采访团对黑龙江的哈尔滨、牡丹江,以及绥芬河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

  采访中,我们接触了众多浙商。他们在黑龙江经商二十几年或几个月不等,各有不同的故事。我们试图通过两则故事向读者展现他们在黑土地上的财富生活。

  国企改制中的浙商机会

  黄卫峰:多换思想少换人

  “以前在温州的时候,工作是真的,喝酒是假的;不过到哈尔滨之后,工作和喝酒都是真的了,入乡随俗嘛。”

  采访黄卫峰的前一天,哈高科(600095)的股改方案刚刚获得通过。这位曾任温州市副市长、国企高管、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哈高科董事长,一年多来引领哈高科资产重组,总算以股改成功而告一段落。

  一向低调的他们带着股改成功的兴奋和酒精的作用,话匣子也渐渐打开。

  因“比较干净”而收购

  离开温州市副市长的岗位之时,黄卫峰并没有引起公众太多的关注。去年3月,黄卫峰入主哈高科着手进行改制。用他自己的话讲,对于1998年离开副市长岗位以来,只有来到已经转制的哈高科的这一天起,才算是真正“下海”。

  哈高科成立于1993年底,其三大主业是生物制药、房地产和大豆深加工,在1997年成功上市。但是后来政企不分、大股东占款等因素让哈高科走上了下坡路。

  2004年末,就有消息传出,浙江新湖集团以2亿元买下了黑龙江省上市公司哈高科29.99%的国有股份,从而以大股东身份控股这家企业。

  说起当初为什么收购哈高科,黄卫峰表示,其一就是新湖集团想进入制造业,当时觉得在国内大豆深加工方面没有航母,而哈高科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另外一点就是觉得哈高科是一家上市公司,各方面都比较干净。

 [1] [2] [3] 下一页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刘芫信 余广珠  编辑: 朱小燕

相关稿件
·闯关东踩出新拐点 浙商投资黑龙江实现二次创业 2006-07-11
·黑龙江采风:黑土地上的“新知青” 2006-07-11
·六成受访浙商对未来缺少明确规划 2006-07-10
·中印重开"丝绸之路" 浙商喝到中印边贸"头口水" 2006-07-07
·中印首个边贸通道恢复 浙商坐中巴车赴亚东淘金 2006-07-06
·浙商天空财富秀又一出 义乌服装大腕“欲飞天” 2006-07-06
·中印首个边贸通道恢复 浙商坐中巴车赴亚东淘金 2006-07-06
·集纳15亿元民资 浙商齐鲁“复制”义乌模式 2006-07-06
·青藏铁路带来大商机 浙商叩问“雪域天路”经济 2006-07-05
·伟大的穿越无穷的商机 浙商叩问“天路经济” 2006-07-03
·“老字号”不能吃老本 浙商巨资激活“老字号” 2006-07-03
·那曲通火车浙商添机遇 千里连线浙江援藏干部 2006-07-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