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求就做
受访企业:中通速递
在所有被采访对象中,中通速递的赖先生是仔细研究过新政的,言语中显得有些担心。
“信件这项业务本来就不太好做,我们现在就没有特别去发展。”赖先生说。
不过,记者采访的时候,刚好看到他们公司的一位业务员,接了一份这样的业务信件回来——赖先生说,“目前还是有这项业务的。”
据他介绍,如果客户有这方面的需求,中通的业务员肯定会接受。“我们的快递划分有专门的区域,速度快,费用也不高。”
不会放弃,350克以下信件是块肥肉
受访企业:奇速快递
“350克的规定即使实施,对我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奇速快递的小樊也表示不太在意即将出台的新规定。据他介绍,信件的业务量占有40%的比重,但是350克以上的占了大部分。
但坐下聊起来,小樊就开始向记者吐苦水:“我们快递公司手下养着那么多人,有些业务还是不得不接,要不然我们可都没饭吃了。”他说,对于新兴的快递企业来说,人手少意味着盘子小,许多业务接不了;但是人手一多,要养活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所以,虽然350克以下信件业务比重不大,却是我们难以割舍的一块‘肥肉’。”
这种业务也受消费者的青睐。比如说,将一封350克以下的信件从杭州寄往上海,奇速只收取5元的费用;而如果选择邮政快递,可能需要20元。“我们的效率是一样的。”小樊对此非常自信。
如果“350克”规定真的实施了,公司还会继续受理这些信件吗?
“我想我们还会受理。当然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小樊脱口而出。
末了,可能觉得记者会有比较多的快件,小樊还不忘向记者推销业务:“有快递记得打我的电话!”
民营快递面临洗牌
尽管民营快递公司觉得,自己业务有效,服务热情,价格便宜,绝对应该继续生存下去。不过,也有人揭示了这个阵营里一些“后进分子”的形象:
他们大多数隐身在租来的民宅中、地下旅馆里,不挂牌没执照,公司人员复杂,多是外地民工,几乎就是个“皮包公司”,流动性很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这些快递公司的经营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有的采用挂羊头卖狗肉的办法,冒用邮政代办户名义,使用邮政业务封套,四处上门揽收快件,然后从中挑出自己能做的业务,赚到钱放进自己腰包;剩下自己做不了的才交给邮局。还有的“跑单帮”,整天打着某快递公司的名义,到处去揽快件,然后谁给的报酬高就把快件交给谁。更有甚者,把按快件资费标准揽来的快件,到邮局换成挂号信甚至平信寄出去,从中赚取高额差价。
当然,这些公司必须得到整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贺登才主任介绍,任何一个行业最初时期的混乱和无序都是难免的,国内的民营快递经历了艰难的成长过程,现在仍然处于比较混乱的阶段。
因此,重新洗牌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