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出现疲软引来质疑 温州经济正面临十个问题
www.zjol.com.cn
2006年10月26日 15:08:5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5.城市化步子迈得不是很大。2000年以后,很多城市在城市化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比如杭州、宁波、台州等地。而温州2001年的城市规划,只是将四个乡、十万人口划进了市区,温州的城市空间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矛盾十分突出。
6.金融体系改革落后。温州中小企业众多,民间资本十分活跃,但是,金融体制与国内其他地区没有什么不同。主要商业银行仍然属于国有垄断行业,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另一方面国有金融机构资金积压。
7.农地制度改革滞后。土地紧缺是温州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尽管如此,温州耕地保有量,最近五年来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5万亩。
8.外资引进困难。温州是一种内源型的经济格局,这构成了温州最坚实的增长动力。但是,这种相对封闭的经济结构,导致几乎没有外资进入。1985-2002年,温州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75亿美元,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只有8023万美元,2003年之前的20多年间,所吸引的外资总量还不及同省的嘉兴一个地方2003年实际利用的外资额。横向比较,1984-2001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只占浙江省的4.44%,而同期杭州、宁波占全省比重分别是30.30%、35.48%。
9.商务成本升高。同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和苏州比较,温州在土地成本和用水成本上是最高的。据统计,2002年上海浦东工业用水每立方米为1.74元,苏州为1.35元,而温州则达2.1元。在土地成本方面,温州的郊区工业开发区用地每亩为25万元左右,而上海只有12万-16万元一亩,苏州为8万元一亩。
10.经济全球化对温州影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贸易摩擦增多。
温州所面临的问题,在东部地区具有普遍性
作为东部先发地区,温州目前面临的“成长的烦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大的方面讲,中国的市场经济,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高速但粗放的增长,和2000-2003年的城市化浪潮,进入了一个重大的调整期。目前被经常提及的几个发达区域,比如珠三角、长三角、温州等,都提出了发展转型的目标,这意味着对此前形成的所谓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将“温州病”诊断为“三个难以为继”:产业发展难以为继;要素难以为继;环境承载难以为继。实际上,东部其它地区也同样面临着上述三个问题比如深圳。深圳模式的特点是以外来加工企业为主,其中包括大量的台资、港资企业。然而,深圳最近也提出了“四个难以为继”: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元GDP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比如土地,深圳经过20多年的发展,竟然已经没有可供企业成片开发的土地了。面对这些问题,深圳给企业提出的要求是“要么转型,要么搬走”。在市场的压力下,政府通过提高人力成本、能耗标准等门槛,迫使企业在转型和搬迁之间进行选择。再比如苏州。人们总是拿苏州和温州相比。而事实上,苏州同样面临着转型的压力。苏州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第二次转型。苏州利用其地理优势,承接了上海的产业转移,转向了外向型发展模式。据报道,2000-2005年,苏州地区平均每天就有2家外资企业开业,外商实际投资累计近200亿美元。但是苏州模式目前也受到了质疑。首先,苏州经济外向度非常高,对外部经济的过分依赖,蕴藏着很大的风险。苏州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防范这一风险;其次,技术、资本、市场均为外来所形成的“打工经济”、“飞地经济”,被诟病为“只长骨头不长肉”,其人均GDP虽然高于温州,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低于温州,也就是说,苏州面临着如何富民的问题;第三,苏州也面临着环境压力。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编辑:
朱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