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在转移过程中的工资收入、安全生产,得到了切实保障。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章群说,对于输出地和输入地工会来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组织理念,异地维权的成本被节省了下来。
杨翠菊证实,对于农民工的服务,“天信”全部实行免费。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向用人企业收取的服务费。
在成都介绍经验的时候,有专家提出这样的设想,输出地工会也成立相应的劳务公司,双方均由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来操作。签订了城际维权联动协议的工会组织,对按照这一机制输出的农民工,全部免费介绍,对企业则适当收费,费用进行分成,使得两地达到双赢。
大家的共识是,要把民工组织输出的事情做下去,用市场的行为来解决问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想在宁波再干15年”
3个响炮,2000响鞭炮,村里人用当地最高的礼遇迎接浙江来的贵宾。越来越多赢得认同的“李仕清”们,正在“改变中国产业工人的结构”。
在宁波市马园路166号杨翠菊办公室的对面,是两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李仕清曾经在那里接受过心理疏导。疏导的主要内容是,怎么样化解适应新环境中的隔阂。
在法律援助、就业援助以外,“民工工会”还将服务延伸到精神援助的领域。“如何认同城市的生活习惯,是他们最先碰到的问题。”宁波总工会的心理咨询师分析,民工早期在乡土社会所遵循的规范,与城市企业文明时常会有冲突。咨询师跟李仕清举例,打架就是不讲妥协和协商,是一种对规则的反叛意识。而企业的规章制度,是考验一种团队合作精神。
“许多观念,民工们在慢慢地扭转。”劳建兰说。
李仕清觉得自己很幸运,他在宁波受到了特别的礼遇,因为这个城市里的人宽容大度。当初刚来的时候,他还是第一个闹着要离开的人。同时,家那边的人也没有忘记他们,李永惠部长还会每个月给他来一两次电话。
“他们是宁波不可缺少的建设者,”宁波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视宁波为第二故乡,立足岗位、勤恳工作、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云福已经把他的老婆叫到了宁波,工会帮她在慈城卫生院找了一份工作,他说“想在宁波再干15年”。民工王李现在一个月最多一次能赚到2000元,他把朋友也带过来了,把妹妹也带到了宁波。按照张国成教授的说法,越来越多的张云福、李仕清、王李,正在“改变中国产业工人的结构”。
这一次在成都的时候,劳建兰专程去了一趟李仕清、张云福的老家。她一到,村里人就点燃了3个响炮,2000响鞭炮,用当地最高的礼遇迎接她。
“有人说,宁波的成功只是十几个民工小范围的成功,但我们有信心,让这种经验惠及更多的人,1700名,甚至17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