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嘉里建设、凯德置地、万科、复地、中海等纷纷进入杭州住宅市场。市面上还四处流传着金地、世茂、恒隆、太古等品牌公司即将进入杭州的消息。
回头看2005年下半年,尽管有外来大公司进入杭州,但它们摘牌的都是以商业为主的用地,因此对住宅市场的冲击并不大。但到了2006年,大鳄们更在住宅市场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今年5月,新加坡凯德置地出资5.6亿拿下拱墅区和睦89亩地;一个多星期后,万科终于出手,吃进地处九堡的【2006】4号和【2006】5号地块,这两块地从11月份起以“魅力之城”的名称开始展示,让人不得不佩服万科操盘的速度之快。
到了今年的第四季度,大鳄们再次登场。先是10月份嘉里再次出手,拿地157亩;12月,万科和坤和联手,将西溪234亩地收入囊中;中海则看中滨江一块72亩宅地。
从外来大鳄的表现来看,还是实力雄厚的万科最引人瞩目,无论是拿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和土地出资金额都排在第一。如果再加上万科南都的原有项目,万科在杭州剑指“老大”位置。
未来房企分化将更明显
按照美国和日本的统计,处于行业前五位的房企,其市场占有率为15%~20%。相比之下,一直以来,杭州房地产市场的领头羊效应并不明显,除了一两家公司是公认的领头公司之外,其他房产公司之间的土地储备、开发水平差异并不大。但是从目前在土地市场上的表现来看,今后的分化趋势已经显现。
根据阳光顾问的统计,2004年到2006年至今,杭州公开土地市场共推出80块宅地,从土地的占有率来,拿地前十家公司已占开发量的42%。
随着2004年后的土地陆续进入市场,未来几年的杭州楼市唱主角的都将是这些“豪门”们。
相关专业人士还认为,随着土地成本逐渐升高,房地产开发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将变成资金高度密集型企业和专业化程度更高的行业,对进入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资金要求和开发水平的要求,大量的房地产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房地产市场份额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出现的,将会是行业利润率的下降。因为对很多大型开发企业来说,追求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地位,追求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目标,追求多个项目的总体利润水平将取代追求单个项目的超过利润。届时,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品牌竞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