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三:杜绝“转移污染” 企业长效监管急需加强
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控区摘帽工程进展顺利,8大水系的水质检测结果也颇令人振奋。然而,在这八杯水从浊变清之后,在政府大力整治环境之后,却依然有某些企业在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将污染带到其他地区。
[案例]曾经号称“中国皮都”的平阳县水头镇,曾经是当地一大污染源。开始环境整治后,制革企业大量无条件停产整顿,制革的重要工具转鼓的数量也从最高峰的3800个迅速减少到500个,超过3000个转鼓被闲置。然而据记者了解,这些制造污染的工具并没有就此完全销声匿迹,而是被转移到了省内省外的许多地方。难以想象,这些转鼓还将继续制造出怎样的污染。
[案例]长兴的铅酸蓄电池行业也是811重点监控的对象之一。当地政府开展污染整治后,蓄电池企业从04年的175家急剧下降到05年的50家,125家蓄电池企业“瞬间”从长兴消失。然而与此同时,这些从长兴消失的蓄电池企业却在附近省份“落地生根”。
在环境治理过程,大多数企业都积极配合采取环保行动,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将污染从经济发达、环境监管严格地区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环境监管较弱地区,这看似减少了当地治污压力,实际上只会让环境为经济发展继续付出巨大代价。
建议篇:切实增强环保意识 别让水质性缺水成隐患
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诸多的影响。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后,关爱家园,保护环境成了我们所有人的共识。
在“我取浙江八杯水”活动中,记者看到了各地种种新颖有效的环境整治举措,也在水质揭晓时听到了省水利厅、环保局专家的意见。结合这些专家的意见和各地的做法,特别归纳总结了几条环保建议,希望能对有需要的地方有所借鉴:
建议一:切实增强环保意识 每个人都来关爱家园
“保护环境,首要的是要树立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这是3月25日八大水系抽检结果公布时有关部门负责人与环保专家的共同呼吁。
“首先是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保护水质是义不容辞。你创造的财富,你也要治污。第二个是对于广大的老百姓,广大的网友,要节约用水。大家的节约意识也要加强。”省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汪小泉在谈到水源保护时说。
建议二: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从制度上堵住污染源头
建立环保长效机制,这是很多地方治理污染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要把环保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当中,建立响应机制来确保环保工作不因个人、个别单位和特殊原因而受到任何影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瑞安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了独立、专职的生态办,协调全市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这在全省也是走在前列,并被不少地区竟相仿效。同时他们还成立了飞云江综合整治办公室,制定近、远期规划方案。
建议三: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引入高科技治理污染
加大环保投入,利用高科技进行治污排污,这是本次活动中记者看到最有成效的做法之一。
台州全面开展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投资21.5亿元,以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为目标,先治污、后疏浚、再引水,将当地主要水系分别提高一个类别,最终切实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长兴县率先在全县推广“人工湿地”技术,用生化手段使污染物净化成符合标准的水,使得污水排放量大大减少,第一期工程就已经有3万多居民受益。
建议四:跨地区协调监管 坚决杜绝污染转移
面对一些企业为躲避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而转移阵地的做法,我们应该及时联系协调各相干地区进行协调监督管理,让“转移污染”无处遁形。
在螯江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平阳皮革企业被当地政府大量关闭后,制革工具转鼓也被很多企业家转移到省外,妄图继续进行高污染的生产。于是,平阳县政府将每个转鼓都编上号,不管这些转鼓走到哪里都逃不过当地政府的检查。有了这样的协调监管,转移污染的杜绝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