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三:违规操作?
所谓违规操作,是说温州合作建房联盟当初去拿地的时候,并没有亮明自己的身份,而是委托了承建方正元房地产开发公司去拍地。
正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鉴辉:“公证处在场,宣布我们这个土地的中标是合理的,合法的,也是有效的。”
可问题就出在正元公司在参加招拍挂之前,也没有公开自己的受托身份。
温州市房屋建设管理局局长胡立同:“媒体宣传了以后,我们才知道,这块地不是这个房地产开发公司拿的,是由260个人,然后是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组织的260来号人,委托这个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招拍挂拿土地。”
温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陈骞:“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投标得中了这块地块,所以说,他这个主体是很明确的。”
主管部门据此认为,如果是房地产公司作为主体来拿地,此事就有违规之嫌。
温州市房屋建设管理局局长胡立同:“他是营销协会牵头,(受)260个人投资委托,跟政府发生关系的是房地产开发公司,那么这样的话,就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主体,那跟政府发生关系,就是房地产开发公司了。”
胡立同指出,如果是房地产公司来拿地的话,就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商品房预售的规定。根据规定,开发商拿地的资金不能通过预售住房来筹集。
温州市房屋建设管理局局长胡立同:“商品房预售的办法,那个是很明确的,商品房预售证不批以前,没有批出来以前,那是不能收取任何定金,假如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他自己资金有困难,然后他去社会上融资,那么收定金,那个绝对不允许。”
温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陈骞:“(他们)如果走成功了,那我要摆酒请他们。因为什么呢,他可以不用上网去销售。”
这一回,赵智强被激怒了!究竟谁是主体,他认为事实非常清楚,不需要解释,而所谓预售环节,对个人合作建房来说也根本不存在。
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发起人赵智强:“我们一直给媒体上也好,给政府也这样说,因为我们是,(个人合作建房)它不属于商品房地产开发,因为我们没有销售环节,那这个主体我们是很明确的,我们在报纸上一直是公开的,就是我们260个人是主体,然后我们这个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个代建。”
最让赵智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关于他们拿地过程的质疑,对此他同样反唇相讥。
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发起人赵智强:“我就没听说过,哪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他去拿哪块地的时候,有给他主管部门,或者给哪个打报告,告诉他我要拿这块地,都是悄悄地进行的,就是说我们这块地,听说报名就有三家,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是那两家是哪个房地产开发公司,我也打听不出来,一样的道理,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符合我们这个运作的这么一个模式,我们不可能说,我拿之前给你打汇报。”
在各种质疑声中,还有针对赵智强个人的。不少人说以他温州营销协会秘书长的身份,搞个人合作建房似乎并不合适。而赵智强曾经在海南搞过房地产的经历,也让他发起合作建房的初衷遭到怀疑。
质疑四:个人情结?
温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陈骞:“我认为这个集资建房的组建人,就是赵秘书长,他个人历史上,可能有一种房地产的开发这个情结在里面,他开始在海南搞得不成功,所以说现在在温州,觉得这个是一个好的机会,对他个人来说,这个房地产开发的一种抱负,可以在这里得到一种发挥。”
搞开发、搞合作建房,真的是赵智强的一种个人理想和情结吗?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公布的房价比周边市场价格要低出30%,这真的能实现吗?“非法集资说”也好,“违规操作说”也罢,为什么有了如此多的质疑,却没有人能给个明确的判定?如果真有问题的话,怎么没有人来查处呢?确实,这其中的问号太多了。
而我们最感兴趣的一点是,赵智强拿地成功后表现出来的高调,和此前他委托正元房地产公司去拿地时的低调,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没有在拿地前公开自己的身份?为什么公认的合作建房中的两大难题——集资难、拿地难,在赵智强这里都能顺利地得到解决?是他有什么过人之处?还是他真的有什么违规行为呢?我们还是来看看,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究竟是怎样开始的,又是怎么才拿到别人拿不到的地皮的。
二、非禁即行,曲折联盟
人到中年的曾雪秋6年前从温州的洞头县来到温州市区发展,六年来,曾家人一直都在租房居住。
曾雪秋:“来温州今年是第6年,我总共搬了6次家了,所以说没有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真的是很痛苦,很痛苦。”
最难忘的是2003年,曾雪秋一年就搬了三次家,奔波和劳累之余,她也多了一个梦想。
曾雪秋:“梦想着自己哪天能够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真的每天都这样想,哎哟,我什么时候能够有一套自己的一套房子就好了。”
虽然月薪能拿到6000块钱,但对于还要负担全家人生活的曾雪秋来说,买一套温州市里的商品房钱还是不够。这几年温州市区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而且一涨再涨。曾雪秋算过帐,就算是每平米8000块钱的房子,她想买100平米的,也要80万元。更何况好地段,已经不只这个价格了。
曾雪秋:“我如果一年存个两、三万,你算一算看,80万要花多少年,真的是要40年时间。你说我买得起吗?”
像曾雪秋这个年岁的人,在银行已经申请不到期限在15年以上的贷款了,所以买房只能靠积蓄和攒钱。
曾雪秋:“像我们这样工薪阶层,一年收入只有几万块钱,还有供养房租,还要吃,还要用,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那个算算下来,还有多少钱能够存下来,所以说你想在温州买一套房子,真的是奢望,不敢想,真的是不敢想。”
2005年8月,已经打算放弃买房的曾雪秋偶然听说,温州有人在发起个人合作建房,这让她的买房梦,再次燃起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