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叮叮当,叮叮当,山脚门外孤老堂,松台山上仙人井,妙果寺里猪头钟……”昨晚,在温州市十八中朔门分校,响起了一阵温州民谣的轻哼声。在三楼教室,20多位新温州人正跟着老师在学讲温州话。该培训班由鹿城区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举办,三年来已吸引了两千余人前来学习。
昨晚,虽然教室里十分闷热,但丝毫没有影响学员们学习的热情,他们边听边讲还边记笔记。来自山东的小刘记下满满一页,密密麻麻的,有“我”——“嗯”、 “大家人”——“大箍囊”等温州话与普通话的对照。台上的方言教师徐老师一遍又一遍教学生讲,只要有一位学生讲不出来,就再教,直到学生们都会念为止。
小刘告诉记者,他在我市某外贸公司上班。“我是看了晚报的分类信息才知道这个学校的。”他说:“来温州已经两年多了,感觉温州话是一门必修课。”听了十几次课,他收获很多,并认为温州话并不难学,“前面几个星期比较困难些,后来就慢慢跟上了。”他说:“同事都是温州人,平时有疑难问题就问问他们,学得更快了。”几个月下来,现在小刘能用温州话进行简单的交谈了。
徐老师是培训班唯一的教师,她是市十八中一位财会教师,兼职做方言教师。三年了,每个周末晚上7时到9时,她都跟这些“新温州人”学生在一起。每个晚上她上两节课,第一节课以教音标为主,用普通话翻译温州话,教一些简单的词汇;第二节课侧重学生实践,让学生们现场演绎,用温州话进行简单的对话。平时,她还寓教于乐,组织学生们游玩朔门老街、江心屿、博物馆等代表性的景点,再教学生们唱温州民谣,如《叮叮当》、《吃馄饨》、《嬉在温州》等,让他们融入温州文化。除此之外,培训班好几次邀请了电视台的方言主播来为学生们讲课。
培训班采取随到随学、滚动式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男女老少学员均有,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学生还不到学龄。其中以“新温州人”白领居多。据徐老师介绍,学生们坚持学两个月左右,基本上能听懂温州话,学半年左右,就能用温州话进行简单的交谈了。
在“新温州人”聚居区,此前曾有开办了许多温州话培训班,但坚持下来的很少。市十八中朔门分校的温州话培训班,是公办中唯一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