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否在作秀?——能间接转化为企业效益
给员工引进心理援助项目,当然是企业为员工着想的表现。企业每年为此支付几十万元的费用,换来了什么呢?
正泰集团工会办主任邹宗钧分析说,在温州柳市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工业区,周边配套欠缺,不但文化、娱乐设施缺乏,连学校、银行、邮局、医院等必要设施都不齐全。“员工工作以外的社会化事务,大多要靠公司解决,如办文娱中心、举办各种活动。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是企业首先尝试接触、改善、解决。”
邹宗钧觉得,心理援助项目没有什么直接的经济效益,更多体现的是社会效益,但能成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润滑剂”。“是一种福利,也能使员工保持一个较好状态,当然就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质量。”
天正集团人力资源部的黄秋雅正在筹划员工心理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她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心理学对企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服务也是一种投资,也能创造效益。”
“员工心情好,干活效率高,公司产品质量就能保证。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就是间接转化成企业效益了。”这是记者采访的几家企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