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涛涛——读书梦圆殊不易
父亲去世,母亲常年“失踪”。在杭州青年路社区,知道涛涛家境的人,都觉得,这是个苦命的孩子。
十多年前,涛涛的爸爸就得了肺病,需要长年医治。而涛涛的妈妈在涛涛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失踪”了。
爸爸的病要治,涛涛自己要上学,这些重担,全都压在了奶奶一人身上。而奶奶的退休金,也就千把块钱,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开支。
对于这个孩子,青年路社区民政办的金玲娟操了不少心。她告诉记者,涛涛家因为客观现状,和杭州市贫苦补助标准不沾边,但家庭确实困难。于是,在涛涛上小学时,社区帮忙联系了辖区的企业和小涛涛结成贫困帮扶对子。
去年初,涛涛妈妈也回到了家中。大家都以为有好日子过了。涛涛一家搬离了青年路社区。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涛涛的爸爸病逝,涛涛的妈妈又玩“失踪”,还把原来在青年路社区的房子给卖了。
涛涛和奶奶的生活再次跌入困顿,祖孙俩不得不在外租房过日子。
涛涛奶奶今年76岁了,15岁的涛涛还在上初中。涛涛不知道,自己的上学路,仅靠年迈的奶奶还能撑多久?
今年“零贫困工程”实施后,青年路社区根据涛涛家的实际情况,为他申请了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1万元助学款,用于今后读书的专款。
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涛涛,短期内总算不用再为学费发愁了。
姐妹编织社——巧手月赚一千五
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的姐妹编织社,成立于2002年8月,如今也被纳入“零贫困工程”实施项目,让不少“4050”女性在家门口捧起了“饭碗”。
负责人徐启明说:“编织社是公益性质的,我们负责人拿的是社区干部的工资。一般人一个月能赚五六百元,勤快的一个月能赚一千五六百元。”
编织社目前有100多个姐妹,其中,70%多是下岗失业者。
只要是下岗工人,编织社来者不拒,上下班来去自由,很多失业下岗的女工,为此慕名来此,从20多岁到70多岁的都有。半面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编织社成员的名字和联系电话。
劳动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林国庆说:“编织社是非正规组织就业劳动组织,给成员缴纳养老金,保底制度让她们放心。而自由的工作时间既可以照顾家里,又可以赚钱,是解决女性就业的一个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