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8日讯 昨天,在温州全市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会议上,上市这道新命题正在被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一一解答,企图共同寻找一条企业上市的最佳切入路径。
破解企业发展中遭遇的资金、人才、知名度等方面的“瓶颈”,温州企业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企业感受这是一道必解之题
“上市,使华峰完成了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公众公司的跨越和蜕变。”谈到上市带来的好处,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说。他认为,上市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对企业自身的做大做强,还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作用和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
去年8月份,华峰氨纶上市,在成功发行A股后,共募集到资金2.37亿元。今年上半年,企业产能比上市前增加了2倍,实现营业收入7.06亿元,利润总额增长16.3倍,税收增长5.5倍。而且企业还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知名度也大幅度提升。
公开筹集社会资金,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是企业上市最直接的效益。
“企业上市后,上半年,我们企业参加电器产品的招投标,发现招投标容易了,中标额比去年增加了80%多,这是我们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带来的好处。但是,我更看重公司在招聘人才时,一些博士生、硕士生更愿意来我们企业上班了,人才好招了,发展后劲就更足了。”这是华仪集团董事长陈道荣的感受。
成为公众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温州民营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后带来的隐性成效。
陈道荣说,当前,制约我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内在制度障碍,主要来自于封闭的家族化管理制度。这种“人管人”、随意化的家族式管理,使企业发展缺乏制度保障。而民营企业上市后即成为公众公司,就要引进独立董事和专业管理人才,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管理理念、经营机制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促进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华仪的成功,正是管理制度上的成功。
当这些企业上市的成功效应在温州成为现实后,一大批温州企业激发起了上市热潮,要解答企业上市这道“必解之题”。
政府引导这是一道可解之题
大批的温州企业要上市,这在温州到底有没有条件呢?
温州市政府的一份专题调研报告,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温州抓企业上市工作,有着诸多有利条件。温州拥有了一大批绩优企业,上市后备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全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96家,股份有限公司78家,10多家企业正在做上市准备工作,企业上市梯队已经形成。
“现在我们有良好的机遇,证监会为了鼓励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企业上市门槛有所降低,发行条件更加明确,上市程序更加简化,中小企业上市的周期大为缩短。”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表示,而去年制定出台了《温州市培育企业上市和扶持上市公司发展实施意见》,有了一套激励上市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的政策处理、税收优惠、建筑物评估确权等方面内容,企业上市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温州企业家观念上的突破。”张震宇告诉记者,在座的几十家企业绝大多数拥有上市的条件,关键在于企业家思想认识是否到位。
上市是一种“浴火重生”和脱胎换骨的过程,是个很艰难的历程,需要一个阵痛期。
此时,政府的良性引导,为企业解题照起了“指路灯”。
政企携手这是一道共解之题
上市是个新命题。这道新命题的证明条件已经开出:根据计划,到2010年我市上市企业力争达到30家。到时候,在上市公司“浙江板块”中,将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经济特色的“温州板块”。
政府“两步走”的思路清晰地告之了与会的企业家:第一步,到2008年全市上市公司数量累计达到10家以上;第二步,到2010年本届政府任期届满时累计达到30家上市公司。为实现这个目标,经济发达的县(市、区)要勇挑重担,发挥主力军作用。
做好这道上市命题,一股工作合力正在聚集:
温州市政府成立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指导、组织和协调;经贸、国资、科技等部门要挖掘上市资源,及时推荐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财政、国税、土地、房管、社保、环保等部门要积极参与,帮助企业解决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也要建立相应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各大银行挖掘一批优质的企业客户,尽量拓展和延伸服务,帮助企业上市。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在国内股市沉默了10余年的温州民营企业,看来是要一一地来做上市这道新命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