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9日讯
一幢老屋,古色古香,雕梁画栋,曾经的居住者可能是蒋经国、史量才、杨虎城或茅以升……当这样一幢历史建筑放在你面前,待价而沽,你会不会怦然心动?
日前,《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正式提交市人大审议,其中一条细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条例》草案明确提到,“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历史建筑”。
买一幢或租一幢历史建筑,这得花怎样的天价?有没有人在付诸行动?众说纷纭的背后,普通市民更为关注的是,这将给杭州的历史建筑带来怎样的变化?
192处历史建筑现多为民居
杭州现存的老房子大部分为民国时期的建筑,主要坐落在南山路和北山路一带。这和当年的风俗有关,那时候文人们喜欢在北山路一带修筑别墅;而上海的工业大亨们则更愿意在南山路一带建造自己的小洋房。
近年来,杭州先后公布了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共计历史建筑192处。岁月的积淀,让它们散发出历史独有的厚重感。据杭州市房产管理局介绍,目前杭州的历史建筑,除了部分为公用建筑和商业用房,多数现状为民居。与曾经的独门独户不同,因为历史的原因,这些老房子大多成了“公房”,多户人家杂住。其中有一些房子年久失修。
为了抢救保护历史建筑,从2005年起,杭州先后出台了多项保护管理制度,对50年以上的老房子进行专项普查,并从去年开始,分批次对历史建筑着手进行修缮。
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保护条例》草案中“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历史建筑”的条文,尤为引人注目。
两岸咖啡出价2000万买下老房子30年产权
在几年前的南山路和北山路改造中,曾有少量产权明晰的历史建筑出让,其中多数成为商业用房或高级私人会所。
2001年,两岸咖啡通过拍卖,以2000多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南山路204号老房子的30年产权,现在是一家餐厅。
南山路206号,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曾寓居于此达3年。在南山路综合整治中,这座老房子曾被列入拆迁计划,后经专家考察建议保留,现在是贝尼尼咖啡店。
2005年初,杭州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陆续公布了穗庐等5处历史建筑的招商公告,邀请“国字号”单位入主名宅,从事文化事业的经营。
穗庐青砖黛瓦风格依旧恒庐外部依旧内部现代
这些老房子现状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已转手的历史建筑。
北山路94号“穗庐”,是杭州第一批公布的历史建筑之一,2005年出让后成为江南文学会馆所在。这是一幢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山地式园林别墅,北山路整治前仍是民居,而现在门前石步道上则立着一块石碑,上刻巴金笔迹——“江南文学会馆”,为老房子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走入门廊,第一幢老房子已改成一间售书的书屋,满屋子都是浙江作家的签名书籍。“会馆接手后,只做了很简单的内部装修。”负责打理的董阿姨说,除了对门窗进行油漆外,就做了一些放书的书架,其他的基本原样没动。
沿着石步道拾级而上,老别墅里看不到任何现代装饰,只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四角亭内,新摆了一个巴金手模,是巴金女儿赠予杭州的。石步道顶端是一处露天平台,东眺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一侧的两排青砖房现在成了招待所,但不对外开放,只接待来访的文人作家,房间的改造也异常简洁,青砖黛瓦内,除了电灯,看不到电视机之类的现代化设施。
南山路202号的恒庐,建于1935年,是一个三层清水砖建筑群,现开有恒庐茗画苑、恒庐美容会所、恒庐清茶馆等。几天前,一家名为润缘小厨的餐馆刚开业试营业,虽然建筑外部风格未变,但走进餐馆,内部装修已是现代化风格,装饰摆设多为金属制品。
据老房子专家介绍,私人产权的历史建筑,目前在杭州很少。
有意接手老房子的人不少但肯拿出来卖的少之又少
钟情历史建筑的人不少,但在杭州二手房市场上,鲜有这样的老房子挂牌。
许剑是一家中介公司的负责人。他说,杭州有意接手老房子的人不少,但目前产权明晰可供操作的老房子很少,愿意出售老房子的更少。这一说法得到了房产管理局的证实,近两年来,房管局没有历史建筑交易的登记记录。
“就是之前出现在市场上的老房子,也大多是在被评定为历史建筑之前,产权也不是国有。”据介绍,杭州的192处历史建筑中,以产权公有的居多,但因历史原因,其中真正产权明晰的,要大打折扣。
“历史建筑数量稀少,而且价格上没有具体参考标准,因此要实现客户和资源的对接并不容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2003年,北山路上的润庐别墅曾经挂出2500万元的天价,其房产证于2002年办出,土地使用类型为划拨。有意接手者不少,但是挂牌后不久,就因不明原因撤了下来,此后关于挂牌出售老房子的消息鲜有听闻。
但与此同时,房产管理局也表示,如果《保护条例》正式出台,国有产权历史建筑走向市场的动作,可能会加快。
已转手的历史建筑
保存现状大有改善
也有人担心,出售或租赁历史建筑,会不会破坏老房子的历史风貌?
从2005年起,杭州就实施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在其细则中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利用有着相当细致的界定:历史建筑的外部、内部风貌及附属物,都要在修缮中得到妥善保护,从建筑外抹灰色彩、阳台扶手栏杆挂落等花饰,到厅门厢房的台阶踏步,屋顶屋盖的檐沟盖瓦,从楼梯位置式样尺寸,到天井廊沿装饰线脚,都在受保护之列。
从目前已被转手的历史建筑看,这些老房子的保存状况比之前都大有改善。
比如南山路204号老房子,据接手该建筑的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这座历史建筑此前一直有人居住,房屋质量已不太好,内部不少地方破坏比较严重,许多地板都已被白蚁蛀了,老房子修缮后保留了以前的木阁楼、木楼梯,风格基本还是原来的味道。
另一个消息或许更能作为佐证,去年,历史建筑“润庐”的业主提交了一份私人修葺申请,这是杭州首个由私人申请出资进行修缮的历史建筑。
此次《条例》草案规定,私人所有的历史建筑,由所有人按照保护计划的要求自行修缮,或委托其他专业机构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承担;修缮装修的设计施工不符合建筑保护要求,或方案没有经过相关政府部门备案擅自施工的,将被责令限期恢复,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罚金额可在5万元。
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有关专家认为,杭州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仲向平,一位杭州老房子研究者,他花了20多年的时间,调查了杭州数百处老房子。仲向平认为,“鼓励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历史建筑是件好事情。首先是在保护时间上有优势,如果全部由政府包揽,那只能分批进行修缮,这可能得花10年时间;而如果进入市场,动用社会力量来保护,那么很多历史建筑,可能几年之内就能得到及时修缮。而且这能让历史建筑活起来。”仲向平说,让历史建筑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更能保持历史的延续性。
苏州在这方面有过尝试。苏州曾在2002年公布《古建筑条例》,鼓励个人置换、购买古建筑,如苏绣创始人沈寿的故居“绣园”、唐寅故居“桃坞别院”和费氏老宅等古建筑,都在加以整修后高价出售或出租。
什么是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不是单纯的老房子,但也不是指文物建筑。
日前提交市人大审议的《保护条例》草案,首次对历史建筑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定义:“建成50年以上,具有历史、科学、人文价值,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或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且尚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不满50年的,如果具有特殊的价值,批准后也可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