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31日讯
从四川来宁波打工的杜永根最近喜事连连,不但拿到了电焊工等级证书,成了中级电焊师,企业还给他加了工资。“这多亏了社区学院办的‘新市民’电焊培训班啊!”杜永根告诉记者,他参加的培训,自己不用掏一分钱,培训费、教材费、考务费等全由政府负担。事实上,他只是宁波市海曙区“关爱新市民、共建新家园”活动中受益的11.6万多名外来农民工中的一员。
海曙区外来农民工超过13万人。为帮助这些“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2005年底开始,海曙区以“关爱新市民、共建新家园”为主题,每年拨出12万元学习经费,推出了一系列免费“学习大餐”,还有针对“新市民”实际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一年共设20次课,此外各个街道和社区也适时开展小型培训。为了方便大家上课,除了把培训地点设在区社区学院外,还利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开辟教学场地,专门把“学习大餐”送到一些建筑工地。
为了使“新市民”家庭共同融入学习、培训的良好氛围,海曙区还依托阳光学校等外来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孩子发动家长一起学习。阳光学校101班学生俞杨琴告诉记者,以前爸爸妈妈很少看书,家里连张报纸都看不到,她和弟弟放学后除了做作业,也很少主动学习。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爸爸参加了设在他们学校的电脑培训班。“现在他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看电视新闻、读报纸,带头学习的劲头可足了。”俞杨琴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