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9月2日讯 省语委去年对全省9个城市主要街道的语言环境调查显示,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不规范用字较多。记者日前对杭州几条街道的小店、公共服务行业进行了一番走访后发现,社会用字用语总体情况较好,但种种不规范现象也时有出现。
繁体、谐音字现身招牌
在杭州市区武林路、曙光路等街道,名称用字不规范的小店超过了三成,问题主要集中在篡改成语、滥用繁体字等方面,如一家专门出售水晶饰品的店铺名叫做“晶生晶世”。
繁体字招牌也为数不少。在凤起路和延安路交叉口的连锁眼镜店“宝岛眼镜”大门上方的招牌上,4个繁体字赫然在目。专家指出,繁体字不是不能使用,招牌中的“宝岛”经过注册加注商标标识就可以使用,但是“眼镜”不能跟着“变身”繁体。
单独使用外文让人看不懂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一些店铺和商品随意使用外文,让人平添疑惑,如“T-seven”、“She liker”等。在杭州各大商场出售洋品牌的专柜,记者看见柜台的上方直接挂出品牌的英文字母,边上并没有配上规范汉字,一些国际品牌专卖店的情况也是如此。一位顾客埋怨道:“不知道怎么念,要看说明书才知道中文名。”
对此,杭州市语委办主任吴作为说,汉语是我们的通用语言,如果需要使用外文则应该配合中文,不能单独使用。
有些场合说方言不太合适
一些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不按规定说普通话的现象也不少。
在杭州某医院,记者发现有的医生直接和病人用方言对话。记者曾在乘坐42路公交车时,遇到车上的报站器坏了,于是司机就用杭州话报站名,结果一位外地乘客因为没有听清楚站名错过了两站。
另据一些市民反映,上门抄煤气的工作人员、超市导购员也常常是满口方言。记者在一家超市的保健品、电器柜台以消费者身份选购商品的时候,导购员前来介绍产品,开口就是杭州话。
“说话也要有讲究,什么场合该用普通话、什么场合可以用方言的,人们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否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吴作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