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张毅 |
浙江在线09月04日讯
刚修好的手机才用了没几天又坏了;明明手机是同一个毛病,可是两个维修店开出的维修价码却有天壤之别;维修技术没有保障、用旧零件冒充新零件……近日,温州市工商局、市信息办联合开展了移动电话机售后服务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查获资质不合法经营户80家,19个“三无”手机维修点被查处。为此,热线记者请来鹿城区消费委的工作人员,为市民逐一戳破手机维修中的“黑幕”。
维修价格超一倍
消费者夏小姐:半年前我的一部“迪比特”翻盖手机出现故障。由于已过保修期,于是就先拿手机到维修点询问了一下维修的费用。店里的营业员看完手机后告诉我:“里面的一个零件坏了,换一个要120元。”我觉得不合算就另买了一部。之后,我表妹手机失窃,我就把原来的“迪比特”手机借给她,并告知需要维修后才能正常使用。几天后,表妹来电,称手机已经修好,才花了50元,是在另一家维修店修的。
专家拆招:一些不法维修商常常夸大手机“病因”,抓准消费者对手机内部结构原理一无所知,信口开河,动不动就说手机主板烧坏或者液晶屏幕故障。于是,一部“问题”手机在不同的修理店检测就有了不同的结果。鹿城区消费委副秘书长周建光提醒消费者,手机维修时,也要货比三家,听听各维修店的“检查结果”是否一致,再作决定。
偷梁换柱改零件
消费者崔女士:去年,我的手机出现了故障,由于我住在郊区,嫌来回市区麻烦,就把手机交给附近的一个手机维修点。店里的维修师傅说是小毛病,才30元就帮我修好了,可是一个多月后,我的手机又出毛病了,无缘无故地“死机”。后来我把手机送到市区指定的维修点,对方说我的手机已经给别的店修过了,超出了保修的范围。更让我吃惊的是,我手机里的很多零件被掉了包,如果现在修还不如买新手机划算。
专家拆招:修手机最保险的方法是到厂家特约维修点,如果没有厂家指定的维修点,消费者应尽量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手机维修店。相对来说,这些维修点技术力量较强、配件物料管理较为规范,如有“以次充好”现象,能在厂商配合下查出来龙去脉。在不正规的小店维修,维权难度相对较高。有的维修人员人为“制造”故障再进行维修,甚至偷换手机主板谋利,基本都可骗过消费者,消费者还可能因为“私修”而得不到正规厂商维修服务。
维修售后不说清
消费者郑先生:4个月前我在市区某手机卖场购买了一部手机,后来手机掉到地上进了水。维修点的技术人员说手机要换屏幕,需要900元。我向维修人员询问了许多维修后手机的使用功能等细节,他都一一作了回答,唯独不提换屏后手机不再享受保修功能这件事。到了今年6月,我的手机又出了问题,维修人员在知道手机换过屏幕的情况下检查了手机,并开了保修单。没想到几天后,他们又打电话来说,我的手机换过屏幕,主板坏了就不再保修了,如果要修需700元。
专家拆招:有些维修店比较恶劣,专门钻法律的空子。手机三包有关规定指出,“在三包有效期内,移动电话主机出现性能故障,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凭三包凭证中修理者提供的维修记录,由销售者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移动电话主机。”因此,有的维修店动起了歪主意,假设第一次主板有问题,他帮你修好了,第二次主板再出状况,维修人员就变着法说这次的故障原因是其他零件影响了主板的正常工作,想方设法不让消费者有理由退机。周建光说,维修收费混乱的最主要原因是,公共的手机故障检测单位少,导致不法商贩毛病乱定,价格乱喊。而消费者解决这些纠纷,尽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重要途径就是保留维修凭证,因为在“三包”期内,维修记录是消费者选择换货和退货的法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