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住进廉租房的冯菊花洗起菜来也格外高兴。
冯菊花:房子大点感觉真当好
绵绵秋雨给杭城带来丝丝凉意,久受高温酷暑之苦的人们欣喜地与难得的凉爽来场亲密接触,三里新城竹苑1幢1单元203的女主人冯菊花的心情更是格外高兴,在这样的秋日里,她们一家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每年只需要562元的租金。
虽然只有40几个平方,虽然只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虽然对于三口之家来讲还是小了一点,但对于住了几十年20平米的冯菊花一家来说,这绝对是一套大房子,二十岁的儿子再也不用和他们挤在同一个房间了。
“你看,这个厨房挺大的,可以兼做餐客厅,这样我和老伴睡客厅,儿子就可有自己的独立房间了。” 9月4日下午3点钟,记者来到冯菊花家,虽然身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太方便,但冯阿姨还是很开心地带我们参观每一个房间。
整套房子没有任何装修,两个房间除了一台电风扇,一张床,一个衣橱和几张凳子外,就别无他物了。“这样住就挺好的,我们是困难家庭,也没有能力进行装修。”
今年60岁的冯菊花是杭州无线电原件厂的退休职工,71岁的老伴是从农村来的,除了偶尔打打短工,基本上处于无业状态,儿子正在杭州高级技工学校读书,一家三口就靠她一个人的退休金。买套自己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讲只是一个梦想,政府推出的廉租房成为解决她们住房困难的真正希望。
冯菊花是在8月6日拿到房子钥匙的,但她们特意等到19号才搬进来,因为那天是中国的七夕节,“我老伴说那天是个好日子,牛郎都能见到织女了,我们也能住进大房子了。呵呵,要在市场上租一套这么大的房子,最便宜的也得五六百,正好是我现在一年的租金,多亏有廉租房制度啊。”
陈西子:我们终于有家了
42.23平方米的使用面积、570.12元的年租金,两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从此改变了58岁的陈西子一家的生活。
“我们以后终于有一个家了,终于可以买一张自己的床了,终于再也不用担心被房东赶来赶去了。”9月4日下午,在三里新城竹苑小区的亭子里,记者与陈西子、蒋任土夫妇聊起了家常,他们刚刚在上个月的6号,领到了杭州市廉租房房屋租用证,拿到了三里新城竹苑1幢2单元403的钥匙。
陈西子夫妇曾赴宁夏支边,1998年回到杭州,不料公婆去世后,房子也被充公,屋漏偏逢连夜雨,女儿由于幼时麻疹治疗不当造成小儿麻痹症,一只手和一只脚不能动,现在34岁了仍在家呆着;丈夫蒋任土又在数年前中风,目前勉强能自理;而陈西子在做家政维持家用的过程中突然晕倒,查出高血压,所以近10年来,陈西子一家一直租房子住。
“由于经济条件,我们只能租偏远的农民房,但很多房东看到我老公身体不好,都不愿将房子租给我们,怕以后沾晦气,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搬了多少次家,也记不清遭了多少白眼。我们在始板桥直街住时,那里的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困难家庭可以申请廉租房,这对我们夫妇来讲真是一个天大喜讯。没有多少钱,可以节省点过,可以不买衣服少吃肉,但这没家的日子,不好过啊。”说到动情处,陈西子眼睛开始湿润。
8月6日,陈西子夫妇永生难忘,这一天他们看到了自己将能居住的房子,“真亮堂啊,老头子,就是4楼,不知道你身体能否吃得消?”“放心好了,我慢慢地一步步就上来了,这可是我们的房子啊,看小区还有绿草坪,环境真好。”不善言谈的蒋任土话也多了起来。
“住在这里买菜也便宜,每年能省出好多房租,我可以给女儿买件新衣服,也可以带她去医院看看了,还能照顾一下我80多岁的母亲了,毕竟我女儿从小都是她给我带大的,这都是我以前只能想想的事情。”廉租房使陈西子有了实现梦想的勇气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