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9日讯
“求仁须智,得智须学,这是我阅读了《论语》后的一种理解,希望同学们在阅读《论语》时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昨天上午,杭州第十三中学初一语文老师徐彦华向全体学生汇报了自己的读书心得。
这些天,十三中的师生都在阅读《论语》,很多学生读不懂,就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将两者结合起来读。读完了,不仅学生要谈体会,老师也要谈心得。校长汪建红说,学校要在10月份实施绿色阅读计划,鼓励学生多阅读,“宁可他们作业少做点,也要给予初中生足够的时间来阅读。”
》》》初中生阅读差距大
俞华芳是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她曾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古典和现代文学的作品不是很感兴趣,经常阅读的只占20%,“多数学生还是喜欢漫画的、武侠类的。”
徐彦华也有同感,“现在的学生喜欢看鬼故事的书、漫画,涉及到暴力和凶杀,这些书不仅消磨时间,对学生基本上没有一点帮助。”
不仅如此,学生之间在阅读方面的差距非常大。在学生制作的“个人阅读名片上”,记者看到一个叫张恬的学生,阅读量已经达到了800多本,其中学习类的30%,小说20%,杂志10%,娱乐类10%,文学类25%,还有历史的、自传类的、科技类的。俞华芳说,有的学生阅读量很大,阅读范围很广,相比之下,有些学生的阅读量就少得可怜,“阅读量少的学生,有的不超过10本。”
》》》学生的阅读需要引导
俞华芳有着15年的教龄,学生的阅读需要老师引导,这也是她最近几年领悟出来的。“我们经常给学生列出一些课外阅读书目,但学生不感兴趣;学生课外阅读效果怎么样,如果不关注,老师也根本不了解。”
俞华芳的方法很简单,她要求学生每月读一本书,每天保证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天读了几页,学生要做记号,还要写下50字以上的笔记。“这样有一个好处,学生必须仔细阅读,一个月下来,起码有20万字的阅读量。”书读完了,俞老师给优秀的学生颁发“绿色阅读通行证”,作为语文成绩的一部分,纳入“成长袋”。
“学生有他们自己喜欢的读物,我们必须加以引导。”俞老师说,学生喜欢看《哈里·波特》,她就引导学生写影评,对电影的音效,让学生考虑不同场景音乐设计的目的;学生喜欢看漫画,就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或者是诗句表达漫画的内容。
》》》开发阅读特色作业
俞华芳告诉记者,学校正在开发阅读特色作业。学生通过“点餐”式,或者必读“大餐”式,增加课外作业中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我觉得阅读是一项生命工程,比做作业重要得多。”俞华芳说,现在有一个误区,认为初中生应该把主要精力花在学习上,“他们对学习的理解,主要是做大量的练习。”
每个星期,俞华芳都会拿出一堂课,带学生到阅览室,看各种文学杂志和书籍。徐彦华老师给学生的要求是,“哪怕语文作业不做,也要保证每天半小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