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地方,它不仅创造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小商品市场,如今还培养出了一批特别能创业的大学生。
义乌工商学院,这所名不见经传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达11%,其中自己当老板的达8%。
学校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因为学生未出校门就被抢走,学生就业率连年达到98%以上,有的专业供需比甚至达到1∶9。
义乌工商学院是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所招的学生,是高考招生中最后一批录取的,高考分数差本科一大截。
这样的学生会有啥能耐呢?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记者日前走进校园,一探究竟。
这里的学生到底有啥能耐——学生中的创业故事
何燕兰,外语系大三学生。扎个马尾辫的她,热情大方,说话带着甜甜的笑容。别看她刚进入大三,已经创办起一个名叫“her”的工作室,手头有了三个外国客户。
“你的客户是怎么找来的?”面对记者的提问,燕兰抿嘴一笑说,还是在读大二的时候,她在网上寻找实习机会,看到一个韩国商人在招英语翻译,就去报了名,结果被录用了。这份工作是为老板和一个名叫埃德·维诺的荷兰客商当翻译,报酬是300元一天。干了3天,燕兰流利的英语、热情的服务态度和对市场的熟悉给埃德留下了深刻印象,临走时,在荷兰开了3家服饰店的埃德要了她的手机号与E-mail,以后就直接和她联系,要求燕兰做她的代理。
“就这样,埃德从荷兰发给我样品,我在义乌找企业出样,再寄给她确认,然后就让企业生产、发货。”去年,埃德订了100多万元的货,给燕兰5%的提成,那就是5万多元。
“第二个客户是埃德介绍给我的,是个澳大利亚人。我明天就要去广州接她,机票、住宿都由对方开支。”燕兰接着说,第三个客户是她自己从网上找来的,是个美国人,10月份就要来义乌看货了。
在义乌工商学院,有许多学生像何燕兰一样边学习边创业。学生中有开酒吧的,有开鲜花店的,有办婚庆礼仪公司的。而那些毕了业的,干得就更欢了。
邬奇非,青田人,2003年9月到国际贸易系就读,2006年7月毕业,6月5日就与同学合伙以3万元资金注册了一家旅游用品公司,拿到了经营执照。
他的公司就在学院边上,用8万元一年的租金租了二层楼房,一楼用来展示商品,三楼用来办公。他说学校一直鼓励学生多做社会实践,他从大一开始,就利用业余时间上街推销牙刷;大二时,到货运代理公司当业务员;大三时,还创办了户外运动俱乐部,除了向同学兜售户外旅游用品之外,还在网络上“练摊”。课堂教给了他贸易知识,而实践经验壮了他的胆,这些成了他自主创业的最大资本。
说起开办公司一年的成就,小邬不便透露公司的商业秘密,只是说今年生意做得非常好,仅维持公司的运转,一年就要三四十万元,还在湛江开了分店,现在发货都来不急。谈话间,邬奇非办公桌上的电话不断响起,看得出来,他的生意非常繁忙。为了感谢母校的栽培,鼓励学弟学妹创业,不久前他特地拿出1万元,回母校设立了“源野奖学金”。
邬奇非只是该校创业大军中的普通一员。99级市场营销专业的班主任黄健民老师说,前段时间他因身体不适在家疗养,班里的学生陆续回来看望老师,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班上38名学生,有20位在当老板。
当然,校园里更多的是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的学生。陈素红,是旅游专业学生,也在读大三。今年暑假,她就带了7个旅游团,还自己组织了4个团,一共赚了5000多元。因为一个暑假都在外面跑,人晒得黑黑的,虽然很辛苦,她仍开心地说,“我赚的钱在同学中不算多,但暑期实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我的实习单位义乌万方旅行社还希望我毕业后能去那里工作呢。”
记者发现这里的学生都很忙,学生们除了上课,就是在寻找锻炼的机会。新学期开学,来了新同学,老同学会从市场里批来物美价廉的衣挂、拖鞋、台灯、镜子、电话卡、英语考级图书等校园学习生活用品在校园设摊,让初来乍到的新生省却奔波之苦。
校园里有个面向学生的超市,是外面的人承包的,办到今天,不知换了多少承包者,办一个亏一个。说出去人家还不相信,校园里有8000多学生,怎么会没钱赚呢?很简单,生意都被学生抢去了,从方便面到矿泉水,哪个同学要买,打个电话,就有同学送货上门,价格比超市还便宜。
学生们告诉我们,他们基本上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业余时间不是去打工,就是在做市场调查。校园里60%的学生生活费能自理,全院学生一年“打工”的收入超过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