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杭州市交警支队统计,到去年底,杭州机动车总量为26万辆,每百人拥有量为13辆,香港每百人拥有量仅为7.8辆,杭州高于香港67%。
据最新的统计,截至7月底,杭州每百人拥有机动车量已经达到17.8辆,增幅惊人。
和这些数字相伴而生的是拥挤的街道、堵塞的交通几乎成了停车场的马路和被废气污染的天空。
杭州市交警部门到香港有关部门交流学习后,认为在土地资源紧缺、人口众多的香港,能实现顺畅、有序的“和谐交通”,相关经验完全可以提供给内地借鉴。
香港的总体交通策略就是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小车增长。香港机动车总量为53万,其中33.9万辆属私家车辆。近八年来车辆增长平均不到2%。
据到香港考察回来的杭州市交警支队秩序处副处长张国平介绍,香港在政策导向上控制车辆发展、限制车辆使用。重要的手段也是“提高使用代价”。
香港对进口车辆实行首次登记税,税率为100%至150%。香港无本地生产车辆,因此每一辆车都须交纳高额的车辆首次登记税。在香港,停车实行高收费,一个固定车位一般每月收费在1500元至2500元之间,临时停车每小时在10元至30元之间。在香港一辆车辆每天正常使用,其费用一年在10万元至15万元之间。
由于公共交通发达及停车成本较高,香港私家车的使用率不高,繁忙时间的使用率据观察不会超过40%,大大减轻了道路交通的压力。
在限制小车这种个体交通的同时,香港为出行者提供了一个结构完备、运行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统。抑此扬彼,发挥导向作用。
在杭州,主城区百辆汽车停车位数为33.56个,车辆数是车位的三倍,约每三辆汽车拥有一个合法停车泊位。
停车场地不健全的问题,已影响了动态交通系统的运行。杭州市区目前共有公交首末站142个,其中70个、85条线路为占道首末站,中途停靠站港湾化比例只有9.7%。出租车停靠除在宾馆、饭店、居住区外基本完全在道路上,对道路通行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住宅小区等区域停车位建设跟不上私家车增长的现象早就构成一个社会问题,乱停车现象正在破坏街区的和谐和城市的有序管理。
而在香港,限制机动车并提高停车成本的同时,十分注重停车场建设,总停车位已超过车辆总数10%。
香港政府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兴建各类供公交巴士、小巴、出租车停靠的公共交通交汇处。若开发商在建筑物的底层建公共交通交汇处,地政署在批地时将允许开发商多增加五倍的建筑面积。
很多人认为,对正处于经济增长期的中国来说,小汽车无疑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内容。抑制小车使用会影响经济发展。
杭州市建委城建处处长张和平说,还有一个办法是“拥有”小车,但上下班尽量少用,使之发挥休闲工具的属性,而不是每天出行必备工具。统计表明,在东京用于上下班出行的小车只占到总数约10%,大部分人拥有私家车是用于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