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一个在几年前想要贷款,当地银行避之唯恐不及的开发区;一个在2004年全省开发区排名倒数第三,成为3家被黄牌警告单位之一的开发区;一个在两年前仅靠班子成员,以个人信用和关系四处筹款重新艰难起步的开发区……如今,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了。
10月8日,在兰溪经济开发区,记者问负责统计工作的朱莉芳:“你在工作时,感到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思量了一会,朱莉芳笑着说:“在去年全省开发区的统计报表上看到我们兰溪开发区的引进外资增幅位居第一、工业销售收入增幅名列第三这件事。”
2005年10月,兰溪市委市政府开始将原兰溪经济开发区与兰江街道轻工工业功能区进行合并,并整合园区资源,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当时,整个开发区1至10月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税收分别只有22.12亿元、22.97亿元、0.73亿元;而今年1至10月,这三项指标预计分别可达到50亿元、 48亿元、1.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108%、153%,作为“快起步、打基础”的两年,兰溪开发区有这样的成效,引起了全省开发区的注目。
对此,兰溪市委常委、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姚荣卿说,两年整合实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要求,兰溪开发区开始了新的征程,正成为兰溪全面崛起的“主力军”。
今年“十一”黄金周,兰溪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特别忙碌。原来,9月19日金华市委部署开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大讨论活动后,兰溪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将兰溪开发区作为“创新创业”的成果,向兰溪全市人民进行展示,以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去年利用2350亩土地指标,引进的68个招商项目的主体工程落地、部分企业开工投产;今年利用1000亩土地指标,引进的16家企业进行奠基;城市副中心拉开了框架,其中有3条城市道路通车、6条城市道路奠基、8个房产项目展示、4个公建项目(公共卫生中心、老年医院、金奥燃气、白坑村异地搬迁)全面动工等,都是这次大展示的成果。
兰溪开发区实现“凤凰涅槃”说明了什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记者几次前往探究,期望找到答案。
活力来自机制和制度的创新
整合前,兰溪有经济开发区江南高新园区、科技工业园区和兰江街道轻工工业功能区、外商投资园区。这些园区,管理体制各异,资源分散,工业经济主战场的地位难以凸现,园区企业反响强烈,一些企业甚至产生了放弃在兰溪投资的念头,结群赴周边地区园区看土地。
怎么办?兰溪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调研,科学决策,果断作出了整合园区、理顺体制的重要决策,并决定由兰溪市委副书记郑余良、时任兰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荣卿分别兼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在整合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兰溪开发区迅速整理、盘活了3000多亩土地;重新修编了丹溪大道十里长街、兰江片城市副中心以及供水、排水、供电、绿化等10个专项规划;项目用地补办手续审批、闲置土地及厂房清理、黄土丘陵开发等工作全面启动……于是,兰溪全市上下全面聚焦开发区,一种“支持开发区就是支持自己,关心开发区就是关心兰溪明天”的创业氛围在兰江两岸迅速形成。
“兰溪开发区的活力还来源于用人制度上的创新。”记者在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杨卓成的名片上发现了一件新鲜事:他既是开发区管委会的办公室主任,同时又是兰溪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副局长。杨卓成说,在兰溪开发区工作的好多干部,都有着这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双重身份。另外,开发区的公安保卫大队大队长兼管征地、国土所所长兼任招商局副局长等,都是一些用人上的独特机制。
原来,兰溪市委抽调了一些乡镇、部门的领导骨干和一批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精兵强将充实到开发区管委会。同时,从改革内部机制入手,实行用人定岗定编,打破身份界限,通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分流精减人员近30%。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每月动态考核,奖金与考核挂钩,年终实行末位淘汰制。
一系列内部改革的举措,使开发区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一些原来对园区的配套遗留问题颇有怨言、甚至产生了一走了之念头的外来投资者,看到了新一轮开发区员工的干劲和真心后,不但不走了,还积极以企引企。
浙江耐力拉链有限公司是开发区2002年引进的企业,老总管建伟曾因服务环境、与周边村庄矛盾等问题,想放弃投资兰溪。园区整合后,管建伟又在开发区购买土地20多亩,投资5000多万元上马二期扩建项目。而且,他不仅自己扩大发展,还帮助开发区招商人员在温州一家家跑企业招商。目前,由他直接介绍的已经有3家温州企业来开发区投资发展。
信心来自对制约瓶颈的突破
开发区整合后,面临着国家宏观调控、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诸多问题。发展空间和资金是两大瓶颈,该如何突破?
拓展空间,是管委会新班子到任后主抓的第一件工作。在国土、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区集中人力、财力,加班加点,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补办了99个工业项目的用地手续。同时,充分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并紧紧抓住低丘缓坡开发机遇,编制了黄土丘陵开发方案,向上争取了5026亩用地指标,有效拓展了发展空间,为园区今后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在突破资金瓶颈上,开发区管委会是创新思路,多管齐下。
按照城市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开发区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地以丹溪国际花园精品住宅区及西山路、振兴路、华铝路三条道路框架延伸工程为抓手,启动了城市副中心建设。通过建设城市副中心、开发区路网、5000多亩工业用地开发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当地银行再次向开发区敞开了贷款的大门,结果当年就到位了中行、建行贷款2.5亿元。此外,还采取BT方式,即业主先投资建设,后由政府回购的办法,对投资7000多万元的西山路、振兴路、华铝路延伸三条城市副中心的道路框架工程进行建设。
如今,西山路、华铝路延伸、振兴路延伸等3条城市道路已经完工,城市副中心道路框架道路建设全面拉开;丹溪国际花园项目已进入全面结顶阶段,世纪天成、君悦兰庭、金报小区、晶都花园、金都小区等一批高档次住宅区正陆续开工建设;副中心区大型超市、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白坑新村、老年医院、新奥燃气、公共卫生中心等公建项目建设全面铺开……一个6平方公里的兰溪城市副中心正在崛起。
成效来自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走这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兰溪开发区两年来取得创新创业成效的关键。”兰溪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志良对此深有感触。
在兰溪开发区,记者在管理者的嘴里经常听到诸如“共建共享”、“腾笼换鸟”、“保护环境”等字眼。
“工业发展了,要让开发区里的老百姓直接得益。”兰溪开发区的开发理念与他人明显不同的是“不拆村庄”。
陈志良说,兰溪开发区里的村庄是和开发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由于土地开发,村庄里老百姓的出租房也明显增值。老城区一些地段店面年租金平均只有2万元/间~3万元/间,而在开发区几个主要园中村,一间店面年租金平均在5万元以上。清胜塘、大阜张等村以前村民闹事、上访的事很多,现在已成了开发区发展强力拥护和支持者。
2005年整合之初,兰溪开发区对入园企业就有三个“录取”条件:一是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是要符合兰溪产业发展;三是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由于不符合这些条件,当时杭州某一化工企业已与开发区签定协议,但还是被取消了入园合同。当时,与该家企业一起,兰溪开发区一改以往来者不拒的惯例,在招商项目预审中首次“刷”下了19家企业。
清闲促产是开发区“腾笼换鸟”的一记狠招。开发区列出了57家闲置、半闲置企业作为清闲促产对象,采取依法收回及督促引导、嫁接改造等方法,堵疏结合,共有42家企业清闲促产取得实质性成效,追加投资2.6亿元。其中,全闲置的15家企业全部促产成功,盘活土地800多亩。
兰溪市委副书记、兰溪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郑余良说:“兰溪开发区的变化靠创新创业,未来的发展依然靠创新创业,我们将按照市委书记朱福林同志对开发区提出的‘一流的目标、一流的效率、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服务’的要求,力争经过三五年努力,进入全省一流开发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