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8日讯
前天早上8点,上班高峰期。杭州文二路的人行道上夹杂了自行车、电动车和往来的行人。车流和人流中,不时出现因为擦碰引发的摩擦和争吵。这样的情景,在杭城的许多道路上,几乎每天都发生着。“机动车的通行情况很多人关注,行人和骑车人的权益谁来保障?”很多市民有这样的疑问。
10月31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特别规定应当加强对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所谓“慢行交通”就是行人交通、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公共交通的总称。杭州市政府目前正着手编制“城市慢行系统”规划,为市民采用非机动车和步行方式出行以及公交优先提供便利,目的是让快的更快,慢的更加舒适和安全,预计将在明年实施。
那么,目前杭城的慢行交通现状如何?实现规划中的目标还有多少路要走?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水上巴士:线路单一站点少
为了体验杭州公共交通的运行情况,记者从拱宸桥出发前往吴山广场,期间先乘坐水上巴士,后换乘公交车。下午5点多是下班的高峰期,以往的公交车上应该是拥挤不堪,可是在拱宸桥水上巴士码头上,等候的人却并不多。
船很小,只能坐20人,除去3名工作人员,只有5位乘客。工作人员介绍说上午的9-10点左右人是最多的,基本上还是游玩的人。下午4:30以后从武林门到拱宸桥方向的人也会多起来的,因为4:30以后的票价只要3元,比其他时间便宜了很多。船上有刷卡机,公交IC卡中的普通卡和一卡通及其他公交卡中的电子钱包在公交时间段都可以使用。
启航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船开得很快,一转眼的工功夫就到了朝晖,大约30多分钟后就到了武林门。和坐公交车相比,水上巴士在高峰期间不会遇上拥堵,显然要快上不少。但是班次和停靠站点还是太少,目前只有艮山门、武林门、信义坊、拱宸桥四站,班次每天也只有13班,和庞大的交通流量来说显然太少。
公交车:平均运营速度逐年下降
出了码头就一路来到了杭州公交延安新村站,是杭州城内最繁忙的公交站点之一,13路、55路、95路、105路、151路、188路、270路、290路、801路、900路、Y1路、Y8路、两路假日线(假日1线、假日12线)及两路观光线(观光6、观光8),共有16条。
晚上6点多,记者在现场看到,车站上站满了等车的人,公交车一到,车站上就会涌起一阵人浪,在站台上等车的乘客说,这个时候在延安路上坐公交车,这种情况很正常,到节假日商场搞活动的时候,人会更多,胜利剧院车站情况比这里还乱。
在等待了将近20分钟之后,大约7点钟左右,记者挤上了一辆开往吴山广场的Y8路公交车,从延安新村到吴山广场,一路站了将近1个多小时这才到了此次行程的终点,这时,距离记者出发已经过去了将近3个多小时。作为参照,记者打车原路返回,用时约半小时。
这只是杭州公交现状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些年来杭州一直在通过公交优先来缓解交通压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道路拥堵矛盾突出,公交平均运营速度逐年下降,准点率不足30%,公交车快不起来,准不起来,严重影响公交吸引力的提高。根据杭州交通研究中心提出的《交通白皮书(初稿)》分析,杭州全市公交出行分担率已从2000年初的22.2%下滑到2006年的20%。
最近在杭州市政府网站上一份《非机动车交通发展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杭州市民中,仍然有73.8%的人平时是采用非机动车、公交车和步行方式出行。77.27%的市民认为不应该取消非机动车道,同时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市民认为,要改善杭州目前的交通状况,首先要做的是改善非机动车道设施和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而来自杭州市政府的公开数据显示,杭州市仅老城区注册的非机动车就有320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49.6万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混和,使得部分地区的交通问题十分突出。推行非机动车和行人优先、公交优先的慢行交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