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3日讯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浙江得风气之先,脱颖而出;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浙江锐意进取,引人瞩目;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浙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自我加压,在挑战中寻找发展机遇,正演绎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我省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率先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较早地突破传统体制地束缚,实行了由经济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浙江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争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克服"成长的烦恼"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虽然浙江省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指标中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认为,对照新的要求,浙江在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仍有差距。浙江远没有到差不多的时候,远没有到可以享受的时候。
浙江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从数据最中可以发现,1996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2003年突破2000美元,2005年突破3000美元,2006年接近4000美元。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2000美元,用了7年时间;从2000美元到4000美元,只用了3年时间。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这3年多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传统竞争优势不断削弱、社会矛盾不断增多这三道坎的严峻挑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根本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两大主题,把工作重心从过去偏重于以经济为中心,转向更多地关注民生,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经济发展作为民生之基,通过又好又快发展,积累社会财富,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可以说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正是他们化挑战为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在挑战中寻觅发展新机遇的过程。
面对新情况,浙江采取了多项部署:优化全省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环节,一手抓存量提升,一手抓增量优化,大力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施行业龙头企业赶超计划,促进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扶优汰劣作为重要手段,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优先发展产业导向目录,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临港工业以及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狠抓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和外贸结构,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使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需求的格局得到有效改变。
解决新问题,浙江决心大。重污染企业关停、落后产能淘汰、考核不达标就摘官帽!浙江各级党委政府拿出了壮士断腕的魄心。
浙江省政府在今年初就与11个地级市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和关停小火电机组目标责任书,将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市、县和相关企业;浙江省经贸委制定了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高能耗产品能耗地方标准,今年已发布实施了火电、水泥、热电联产等12项高能耗产品强制性地方标准;浙江省环保局确定了16个重点环境污染监管区,不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地方政府年度考核一票否决。
付出总有回报。浙江在又好又快的同时,发展代价逐步降低,交出了一份令全国瞩目的成绩单。去年,浙江省万元GDP能耗下降3.52%,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了"双下降",改变了多年攀升的势头。今年前三季度,万元GDP能耗下降3.8%,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05%和5.1%,今年节能减排任务有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