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6日讯
“同样是那10亩田,可参加订单农业后,结果就是不一样,增产又增收。”安吉县良朋镇晓云村村民李大叔日前算了一笔帐:今年种田平均每亩减少成本约40元,每亩增产约75公斤,实际每亩稻田增加收入近200元。
初次参加订单农业就尝到甜头的李大叔激动地说:“多亏了工商部门及时牵线搭桥,明年我还要签订单、种好粮”。其实,像李大叔这样通过订单农业尝到增收甜头的农民在安吉还有很多。据安吉工商部门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签订农业订单合同21669份,实施订单农业的种植面积16万亩,订单总金额达2.1亿元,共涉及农业龙头企业45家,行政村82个,其中农产品生产、加工专业村(基地)15个,自然村430个,直接惠及农户2万多户。
“订单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把这项利民惠民的工程抓紧抓好。”据安吉县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当地工商部门不仅主动为农户与企业牵线搭桥做“红娘”,还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推广、全程监管和精心维护好订单农业。如在产前重点实施备案审查,按照“合法、公平、规范、合理”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了蚕茧、毛竹、茶叶、粮食、花卉苗木、高山蔬菜等10种农产品定单示范文本,其中有2种文本被省工商局采用,编入了《全省各地订单农业合同文本资料》,使涉农企业和农户在签订订单合同时有章可循,有效预防了由于合同文本不规范而导致合同纠纷的情况发生;在产中,重点监督合同履行,对涉农企业按照合同要求提供给农户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为农户提供放心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商品;在产后,重点检查合同履行情况,根据“订单农业”合同备案情况,列出合同履行时间表,重点针对标的数额较大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合同双方按约定价格收购和交付农产品,对部分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农产品,督促企业随时预测市场行情,及时沟通农户,在合同履行中严格按保护价收购,尽量化解市场风险,给农户吃上“定心丸”。同时,通过将订单农业与商标品牌建设相结合,着力提升订单农业的档次,推动订单农业由量向质的发展,目前,已在订单农业中发展注册商标26件。为方便农户农户投售,当地工商部门在今年白茶、蚕茧等农副产品收购旺季,指导企业专门设立了17个收购点,方便了农户就近交售。
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农户参加到订单农业富民工程中来,安吉工商部门还以安吉大观茶叶合作社为试点,将原来为企业提供白茶鲜叶的种植大户组织起来,在全县范围内指导建立了17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增强了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在6月初,会同当地农业等部门,组织大观茶业合作社与当地50位茶叶种植大户举行了白茶青叶订单的签约仪式,现场签约数量近2万公斤,签约金额400万元,揭开了全县订单农业推广的序幕。此后,全县一批规模较大的涉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在以蚕茧养殖为特色的垅坝村、以粮食种植为特色的马村、晓云村,以笋干为特色的桐坑村、以白茶为特色的黄杜村、以高山蔬菜为特色的董岭村、以花卉苗木为特色的统溪村,分别签订了19000多份订单合同,并且形成了“公司(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订单模式。为及时有效地调解可能出现的合同纠纷,当地工商部门又专门设立了订单农业行政调解服务中心,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及时受理农业订单合同纠纷,查处利用合同进行欺诈、坑农行为,切实为订单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今年,安吉农业订单合同履约率达到90%以上。
安吉县政府因势利导,专门出台了对订单农业的资金补助政策,如对订单合同内交售的粮食,给予农户每50公斤5元的价外补贴,春茧每张茧种销售上等茧35公斤、秋茧每张茧种销售上等茧30公斤以上者补贴10元等,使订单农业进一步惠及了广大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