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代表委员博客    
·林红:被孩子“引”着成长
·王良仟: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吴建荣:中国动漫的明天会更好
·钟天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肖锋:“公路”姓公
·蔡秀军:看病不能成为心中的痛
议案提案扫描
·用法规为人民调解“撑腰”
·在港口建设中引入民营机制
·双管齐下化解医患矛盾
·促进灵江流域平衡发展
·警惕环境污染“下乡上山”
·古村落期待重获“新生”
图说两会
赵洪祝参加杭州代表团审议
赵洪祝参加杭州代表团审议
共饮一江水 同议一话题
共饮一江水 同议一话题
政协委员林东做客本网
政协委员林东做客本网
省市主席“抢”话筒
省市主席“抢”话筒
政协委员牵挂民工回家
政协委员牵挂民工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8浙江两会 > 创业创新 辉煌“浙”五年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民间创新创业:听,每个细胞都在歌唱!

   浙江在线01月10日讯 对于很多温岭人来说,杭甬高速上的一段路他们特别愿意走。在这段离杭州出口不远的路上,十来个立式灯箱沿路两侧一字排开:“温岭——股份合作制企业发源地”、“温岭——民主恳谈诞生地”……这块中国大陆新千年第一缕曙光照耀到的地方,既有山的硬气,又有水的灵气,这里到处都是创业的冲动和创新的激情。小渔村、企业家、农家女、知识分子……在温岭人人都是创业创新的力行者,在温岭,创业创新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全民总动员。

  从尴尬捕鱼到开心“授渔”

  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让温岭石塘镇声名远扬,这个千百年来靠打鱼为生的海边小镇,如今正在进行着一场从捕鱼到授渔的转变,这是石塘镇一次全民参与的二次创业。

  流水坑村,这个离新千年曙光碑不远的村子,很多渔民打了一辈子鱼。但是这几年渔业减产,渔民出海越来越远,鱼却越来越难捕,很多渔民的收入大不如前。“有的时候出海一趟,捕上来的净是些寸把长的鱼苗,一年赚不了多少钱。”曾经的渔老大林明才这样说。

  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饭碗快要端不住了,流水坑村人开始想起了出路。随着新千年以来石塘小镇的名气越来越大,这时,石塘镇已经打起了“阳光牌”——千丈崖上竖起了曙光碑、雷公山下建起了博物馆,到这里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流水坑村里的背包客也多了起来。“我们能不能在这上面做点文章?”老支书林天云思忖着。让一群年过半百的渔民放下渔网再创一次业,谁的心里也没有底。

  2006年1月份,一个关于让上岸渔民如何致富的民主恳谈会在村委会召开了。林天云抛出了他的主意:“我觉得搞渔家乐我们有优势。”大家一听纷纷对这个主意表示赞同。但是搞渔家乐需要资金,这几年减产,大家手里都不宽裕。“贷款我去弄。”林天云拍了胸脯。

  很快,林天云从信用社贷来了25万元,村民们自己七拼八凑也凑了几十万。去年4月29日,流水坑村的渔家乐红红火火地开张了:14户村民搞起了渔家乐住宿、6条渔船改成的休闲渔船拉着游客出海体验打鱼的乐趣、8家村民开的海鲜小饭店开了张、村口那两家商店也挂起了琳琅满目的贝壳工艺品……几乎全村人都把热情和智慧投入到了渔家乐这项新的事业中去了。

  向城里人“授之以渔”的思路换得丰富的回报。到了当年年底,林天云一统计,这一年渔家乐产值达到了106万元,平均每户人家都有三四万元入账。这虽然还没超过村里光景最好的那几年的收入,但是也比之前几乎坐吃山空强了很多。今年年初,村里有6户渔民把以前的木质小船淘汰了,造起了23.5米长、5米宽的大船,“村里好多年没有一次造这么多新船了。”船老大林明才有些感慨。

  “今年到10月底我们村渔家乐的产值已经达到150万,估计今年200万搞得起来!”林天云对流水坑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1] [2] [3] [4] 下一页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200壮汉扯起六万斤大鱼 体验余杭三白潭巨网捕鱼
·不再一网打尽 舟山新式鱼网放小鱼一条生路
·湖山有机鱼“跳龙门” 从每公斤3元到56元飞跃
·衢州首例钓鱼引起的触电死亡案 一审被判赔13万
·水库浮起几十万尾死鱼水源疑被投毒 村人挑水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