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泰顺县柳峰乡梧村的农民大学生郑月先告诉记者,她老家很多村民种苦丁茶,而且种得最多的是大叶冬青,在植物学楼老师的指导下,她发现家乡更适合栽种出自广西南宁的构骨苦丁茶,更有市场竞争力,更能卖出好价钱。现如今,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小郑的第一批构骨苦丁茶种子已经栽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她准备毕业后大干一场。
记者了解到,不少农民大学生的服务新农村的蓝图,已经吸引了当地乡政府、村委会的关注,不少企业还主动要求投资。邹方根、徐宇、李国振、全跃荣等四位来自武义的农民大学生,在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研究出一种利用废弃桑枝栽培黑木耳的新技术,为废弃桑枝找到了卖钱出路。
事实上,浙江省首届84名农民大学生,人人都已经计划好了回乡服务新农村的计划:文成县石墙乡上墙村的周光坤,准备回老家开发野生兰花;天台县龙溪乡柱峰村的叶兆凯,要回家建立万亩中药材栽种、建设、加工基地;常山县芳村镇半坑村的张芳明,正在建设的一期200亩抗癌药用厚朴栽种示范基地已先期启动;云和县云坛乡苏坑村的蓝燕红,准备运用学校学到的技术知识,回乡带领村民一起大面积种植大棚草莓……
他们属于乡村
农民大学生继续招生
据介绍,目前84名农民大学生除少部分在将农村基层单位工作外,大部分都直接回到农村创业。正如班长邹方根所言:从农民到大学生,再到农民,改变的只是年龄和技术知识,但是农民的身份、建设农村的责任不会变。
班主任李振华表示,农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有很多一般大学生所没有的优势。城里来的大学生当村官,往往“水土不服”,而本来就来自农村的他们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无论是沟通交流、还是开展工作都更加容易;不少普通大学生吃不起苦,不愿意在农村落地生根,而农民大学生本来就来自农村,土生土长的他们对农村有感情,农民也喜欢这些“自己人”来管理农村。
“两年前,浙江省扶贫办在举办农民大学生班的时候,就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现在,硕果结出了。”负责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的浙江林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韦新良说。
“现在不少农村留不住青年人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也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去。”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邵峰表示:“浙江林学院通过对农民大学生的成功培养,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为农村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路子。”
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浙江林学院第二批农民大学生已招生92名;今年3月的第三批招生计划招收105名……一支属于乡村的大学生队伍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