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声音——
创业创新教育
倒贴钱也要继续
为鼓励学生创业创新,培养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2006年起,杭职院就推出了岗位模拟工作室制度,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在校内创建一个模拟学生就业岗位工作环境、指导学生开展与就业岗位相应的实践活动的工作室。一般工作室由1名或1名以上教师带若干名学生组成,学校给予实践经费上的支持。当然经费支持也不是无条件的,学院规定,创建工作室的岗位首先应有社会需求,最好能在工作室内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或作品。工作室一旦获批准,学院将提供一次性启动资金5000至10000元,用于购置必需的设备和材料。
据介绍,杭职院共设立了植物克隆工作室、服装设计工作室、保险实务工作室、学生旅游俱乐部、立体裁剪工作室、维修电工工作室、营养食品工作室等11个类似的工作室,光启动资金就是个不小的数目。比如夏方正所在的生物技术岗位模拟工作室,虽然工作室的师生们曾在武林广场试卖过他们的实验品——手机挂件玻璃瓶,还有微型盆景等,但因为还没大批量生产,所以一直在做亏本生意,这个项目的资金缺口都是学校在填补。但花这笔钱,学院负责人却丝毫不心疼。“创业创新教育倒贴钱也要继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能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缩短磨合期,及早融入社会。”边学边做,从做中学到的不容易忘记;而且边做边学,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经过工作室的实践,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及时补上相关知识,而且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新知识。
新闻链接——
下沙将建高职学生创业园
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创建的高职学生创业园今年起将在杭职院落户,它将建成一个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示范基地和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创业园将依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产业,借助下沙高教园区的人才和智力资源,根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专业优势,重点开发和创办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创业项目,如纺织品、时装设计,模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等,并辐射软件开发、管理服务等相关产业。创业园一方面将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另一方面还将扶持与孵化一批高职学生创业企业,同时促进科研成果的培育和转化,指导高职学生开展创业系列教育活动,比如进行创业实战运作、创业计划大赛,开展创业作品展示等专题活动。通过优良的创业环境、一流的创业孵化服务,形成拥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设计类创新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