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5日讯
1月17日,浙江义乌商人姚水中包括1件大明宣德年香炉、2件石叟款铜器共7件从加拿大淘回的宝贝均被专家判定为赝品。这一次海外淘宝的直接损失达19万元。
2002年开始,国内玩家逐渐把目光瞄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到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地淘中国古玩。而省收藏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以省内玩家为例,从海外淘回的所谓古玩中70%以上是赝品。
海外淘宝比国内赏玩的成本要高很多。
义乌商人的7件赝品
今年1月2日,姚水中去加拿大旅游时特地去了一家古玩商店,并通过这个古玩店主的介绍在当地一个农户家中看到了这7件汉、明、清时期的“古玩”。“买回来的这些古玩是我最喜欢的,价格也不低。”
这7件古玩包括汉、北宋铜镜各一面,明宣德年间香炉一只,明石叟款铜器2件,明万历款梅瓶1对,清乾隆款瓷缸1只。“整体上这7件东西造型很好,工艺精湛,外部包浆明显。”姚先生是个古玩迷,包括瓷器、铜器、玉器都有涉及,他认定这7件中国古玩为难得一见的真品。前后约3个小时的交涉,最终姚先生以2万欧元“吃”进7件汉、明、清时期的“古玩”。
“还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希望能得到专家的认同。”姚水中说,拿回义乌后藏友们褒贬不一,相对而言甚至认为这7件东西为仿品的看法更加占上风。1月17日,他背着这7件总重量超过25公斤的“宝贝”来到杭州。
“除2件明石叟款铜器有收藏价值外,其他的都是近10年内的仿品。”省收藏协会副秘书长王玉和其他几个专家“会诊”后给出了结论。他说,相比而言,2件明石叟款铜器好一点,但也是民国时期仿品,市场参考价约3000元/件,其他5件“古玩”只能算为低等品工艺品,其市场总价值不超过2000元。
也就是说,姚先生从加拿大买来的7件古玩目前的市场可参考价只有8000元。
这一下,姚水中有点难以接受,他说,他这一次出手的直接损失就有19万元。“如果加上托运、保管、税收等费用,损失至少要22万。”
别把工艺品当古玩
从2007年12月开始,本报“古玩打假”系列就陆续刊发了有关翡翠、玉器、字画、瓷器、田黄、红木等领域的收藏品造假手法和鉴别知识。“天下古玩是一家”,藏友在海外购买这些领域内的中国古玩时应当更多参考这些鉴别知识。从海外淘宝的角度,我们更多侧重介绍以中国古玩面目出现在海外的藏品的几个假冒共性。
省收藏协会副秘书长王玉介绍,省内藏家中约5%的人有过海外淘宝方面的经历,其中60%以上的人都有把工艺品当古玩的教训。他说,海外回流的所谓中国古玩一般都具备几个特征:款/识完整、名家大家、名窑官器,从类型的数量多少上排名分别是,红木器物、瓷器、书画、铜器。
“单从姚先生的7件器物就可见一斑。”王玉说,这7件仿品均以款识表明出处的不简单,铜器上的石叟款更是海外仿制品的一个共性——追求名家大家。“要么不出现瓷器,一旦出现,十之有八九是康、雍、乾的,还有一二是元青花。”王介绍,这些赝品为了伪造一种历史背景和经历,一般都有相匹配的故事和出处,为了抬高价格,一般都有名家款,而且款识完整,如果是瓷器则一定是官窑或名窑大窑瓷。“既款/识完整又是名家大家、名窑官窑的器物国内就难得一见,国外哪能随手就能买到?”他提醒藏友在海外碰到这些品相良好又是大家名款器物时不可贸然出手。“如果是在某一个人家中,或者是某一个乡村发现‘大器’就更加不能购买。”
在海外出现的假古玩什么类型的最多?又有什么造假特征?王玉说,数量上而言出现最多的是红木器物,其次是瓷器、书画和铜器。“红木器中最常见的又是笔筒和小件家具,瓷器多为官窑,书画赝品不是文征明就是仇英,而铜器中又多西汉铜镜和宣德香炉。”他说,这些被粗劣仿古的器物没有收藏价值,不具投资性,说到顶了也仅仅是件工艺品。
理性看待“海归”藏品
“盛世收藏”,因为经济、文化、市场等因素,历史上从国内流走的珍贵器物在近几年开始陆续“回归”。在亚洲金融风暴后,日本及东南亚等国的古玩市场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一些收藏家纷纷将其藏品出手,寻找买家。包括博物馆、企业、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回购了大量藏品。受市场规律驱使,低价位地区藏品自然而然地向高价位地区流动。国内各地收藏队伍的逐年扩大也使得收藏市场更加红火,“海归”藏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更是超乎想象。
因为国内对“海归”藏品的追求,部分造假商贩开始将触角由此伸到海外。而在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不管是“海归”,还是“土”,关键在于是否真品和精品。客观理性地看待“海归”藏品才是正确的态度,不要随意去赶潮流,把钱花在自己拿不准、看不明白的藏品身上。
另外,海外淘宝者还需要更多学习有关动物、植物方面的法规以及购买地国家类似于《文物保护法》、《文物拍卖管理规定》之类的法律政策信息和海关出入境的相关规定,以规避由于违反某些法律政策而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