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5日讯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马大嫂”们最关心的当然是手中“菜篮子”安全问题。杭城的居民每天餐桌上吃的各种肉,七成以上是从外地调拨进来的,这些“外地肉”质量安全吗?
记者24日从农业部门了解到,随着新的《杭州市家畜禁用药物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和商品猪储备基地建立,春节期间,我市猪肉食品安全和市场供应都将更有保障。
按照新《办法》,从2月开始,杭州市对猪肉将实行双层监测体制,猪肉要经过企业自检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测两道门槛才能进入杭州市场。
“原来是将有病猪的生猪批次押送回原产地,现在是确认一头当场销毁一头,防止其重新流入市场。”杭州市畜牧兽医总站站长杨华告诉记者,《办法》修订后,各屠宰场的自行抽检也将更加严格,“瘦肉精”尿液抽检比例由日常的5%提高到了7%。
另外,各养殖单位、经营户、屠宰场、批发市场要签订安全质量保证协议,实行不合格产品责任追溯。
2001年,杭州市畜牧兽医总站在全国率先开展定点屠宰生猪宰前“瘦肉精”尿检,6年间,阻止了23593头阳性猪上市。
新《办法》实行后,检测药物的品种将从原来单一的“瘦肉精”扩展到包括兴奋剂类、安定类等10多种药物。
同时,农业部门还将采取简便易行的现场快速检测管理模式,使违禁药物的监管工作从城市深入到农村,让广大农民也吃上真正的“放心肉”。
24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城北的小洋坝市场看到,随着春节临近,每隔十来分钟就有外地货车满载着生猪驶入市场进行报验。
“比起往年,今年春节要空闲不少了。”据市场负责人介绍,目前杭州市区每天从市外调入的生猪近4000头,但由于今年的活猪收购价格同比上涨了50%以上,外地活猪供应量减少了30%左右。
为此,杭州市农业局已经建立了由30个猪场组成的、存栏量达32万头的商品猪储备基地,确保春节期间杭州市猪肉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