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前,我们推出这期由早报记者独家调查采访的维权特刊,旨在和广大读者一起营建一个公平、和谐的消费环境。
然而,每次采访回来,记者都深深地感受到,在辛苦和努力之后,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继续努力。今年的消费主题是“消费与责任”,我们不敢说担着这份责任能走多远,但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努力。我们更希望,在路上,还有你、有他,有我们大家。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会营建公平和和谐。
记者独立调查之——死蟹追踪
餐桌上摆出热气腾腾的蟹粉豆腐,香喷喷的甲鱼汤,一定会让你食欲大开。但如果这些美味是用死去的螃蟹、甲鱼做成,且在肮脏不堪的加工点里生产出来的,你还能有食欲吗?
早报记者历经两周,在水产批发市场、农居房边明查暗访,逐渐发现一条死螃蟹、甲鱼收购、加工、出售的地下渠道。
死蟹死甲鱼,流向哪里
在杭州城东一家大型水产批发市场里,有好几十个螃蟹销售摊位。在摊位的边上,大都摆放着一只塑料盆。盆里盛放着冰块和已经损耗、死亡的螃蟹。螃蟹已经死了,还要用冰块保鲜,这是为什么?记者经过两周的调查暗访,逐渐揭开其中的隐情。
暗访
死螃蟹,每斤4元
日前,记者接到举报,反映在杭州城东的一家大型水产批发市场里,有人收购已经死亡的螃蟹、甲鱼;并进行初加工,制作成蟹粉、蟹肉和甲鱼裙,通过特殊途径上市销售。
第二天中午,记者来到该水产市场。最忙碌的时间已经过了,市场里面的生意有些清淡。记者走进螃蟹批发区,老板们很热情,都招呼记者看看他们的货。
在市场东侧的一个螃蟹摊位上,记者挑选螃蟹。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站在记者旁边,估计是摊位老板。
“有死蟹吗?我要死的。”记者低声和他搭讪。年轻人打量了记者几秒钟之后,摇摇头。“死的我们是不卖的。”年轻人说,“你到别处去看看吧!”记者看到,年轻人的摊位底下有一个米色塑料盆,满满一盆都是死螃蟹,最上面还压着一个大冰块。“这些死螃蟹,我一会要扔掉的,没什么好看的。”年轻人一边说,一边用脚把塑料盆移到了摊位底下。
往前走了几步,又是一个螃蟹摊位。记者再次问起死螃蟹的价格,得到了一个爽快的答复——“4元钱一斤,一元钱一个,随便你买”。“这样的螃蟹吃下去不会有问题吧?”记者表达了疑问。摊主一点也不在意:“这都是早上刚刚死的,我们一直用冰镇着,没问题的。你看旁边的摊位,家家都这样处理的,怎么会有问题呢?”摊主一边说,一边帮记者称死螃蟹,记者连忙跑开。
市场的大棚区比外面还要冷清一些,因为市场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是凌晨,现在大部分摊位老板都回家睡觉去了;留在市场里面的摊位,大多只剩下最后一点货了。在大棚通道的路中间,堆着一大堆垃圾,其中还夹杂着十几只死螃蟹。旁边的蟹老板告诉记者:“隔壁这家,今天生意特别好,螃蟹很早就批完了,剩下的死螃蟹往地上一倒,人就走掉了。要是生意不怎么样,他们才不会把螃蟹丢掉哪。”他踢了踢自己摊位下面的塑料盆。“你看看,谁家没有一盆死蟹啊?如果能多少换点钱,谁不干哪!要不然,死都死了,还用冰冻起来干吗?”记者问了问价,和上家一样——“4元钱一斤,一元钱一个。”
死甲鱼,每斤7元
在大棚里面,记者还找到一个甲鱼摊位,询问有没有死甲鱼。摊位的大姐立即把记者拉到一只磅秤边:“刚好有两只。”
记者看到,磅秤上放着一个塑料盆,盆里都是热水,两只一斤大小的甲鱼就躺在里面。“这是刚死的,你如果要就7元一斤。”她一边说,一边找出网兜,要给记者装起来。
记者连忙表示,这甲鱼太小、太少,需要2斤以上的,而且一次至少要20只。这位大姐看看记者,立即表现出一副不屑的样子:“你是酒店的吧,来收死甲鱼。我们这里是零售的,没有这么多。你到别处去吧!他们搞批发的,每天都有不少死甲鱼,而且都有固定的人来收。”
按照她的指引,记者又来到一家甲鱼批发点。但面对记者收购死甲鱼的要求,摊位老板却摇摇头说,“我们这里没有死的,你找错地方了。”后来,记者得知,这家批发市场有明文规定禁止销售死甲鱼,所以批发商的死甲鱼只敢卖给“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