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宁波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桥头两端居民讲述生意经:大桥底下找出赚钱路子
  大桥尚未正式通车,桥底下的生意已经做得很红火了。CFP供图

   浙江在线03月24日讯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照明工程调试结束,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通车在即。

  一桥飞架南北,拉近了杭州湾两岸城市的距离,也给原本平静的村镇、给生活在大桥两端的居民带去了前所未有的观念和思想上的冲击。看着家门口的大桥,家住桥头的人或早或晚地意识到,生活要发生变化了。他们开始琢磨:这桥能带来什么?怎样才能靠着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过上更美好的日子。

  慈溪虹桥村

  桥头商贩面临“转型”

  沿宁波方向高速公路下到庵东镇,道路两旁的广告牌已经林立。不过,大部分还在“待客”,没有具体内容。这是记者第二次前往位于大桥南端的慈溪庵东镇虹桥村。

  还是大桥下那条“商业街”,小商贩周玉坚的摊位已经从桥墩底下东移了百把米。“商业街”上摊子三三两两,老板也看不见几位,生意更是没人问津。

  9个月前,记者曾来过这条商业街,那时候这里还是游客们观光大桥的必经之地。而现在,冷清的场景告诉记者那已经是过去式。“现在都不让我们摆摊了,我们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生意不好做喽!”

  周玉坚是虹桥村的村民,大桥修建时,他家的两亩地被征用。他第一个想出点子,在大桥底下做起游客的生意,仅仅是卖矿泉水,每天的进项就很可观。随后,陆续有村民跟进,大桥底下逐渐形成了这条小有规模的商业街。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意不太好做了。

  “大桥贯通以后,那些旅游的就上不了大桥了。后来,旅行社的大巴车都不开到桥底下了,我们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周玉坚家以前靠种地生活,家里还有读大学的孩子。土地被征用后,两口子想着法子围绕大桥找个“活路”。

  “大桥最多一个月就通了,以后也不能随便在桥底下摆摊。”江风呼呼作响,周玉坚的老婆理了理头发,裹紧衣服。看来在大桥底下摆小摊不是长久之计,她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已经盘算好了,把家里的征地补偿款拿来办个养猪场。“以后镇里人多了,饭馆生意好了需要很多猪肉。我家养猪场的房子基本上盖好了,以后他就在家里养猪。我寻思着,到时候等有规划好的可以卖东西的地块,再去弄个正规的门面做买卖。”

  葡萄园主想办农家乐

  大桥对虹桥村村民来说很像一场“头脑风暴”,不仅激发了他们的经济意识,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风景。就在记者采访周玉坚老婆的时候,一排浩浩荡荡的结婚车队开到大桥边上,打头的车上有摄影在跟拍。

  “小年轻都喜欢绕道来这留个纪念。有的结婚照还在桥这儿拍呢。”周玉坚老婆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距离大桥不远的地方,一片塑料大棚煞是显眼。

  “我的葡萄已经签订协议了,今年成熟后可以直接进入超市。大桥的游客就是顾客,这下是不用愁销路了。”农场主丁欢郎正在查看刚长出来的葡萄串,他说的超市,就是大桥通车后新建的服务区里的超市。

  去年,丁欢郎与虹桥村签了10年的合同,租下了这片130亩的土地,搭建了葡萄园。如今,他的每一串葡萄都与大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丁欢郎是虹桥村第一个外来投资者,现在也被当地人称作“最有远见的人”。

  “我这个园子的葡萄光卖卖还不行,我还琢磨着把园子旁边的一条大沟掏一掏,搞个养鱼的池塘。以前去上海学习经验的时候,看他们都在搞农家乐。我琢磨着我这里也能搞。”

  丁欢郎告诉记者,他这里地盘大,搞点农家乐没问题。他现在只恨手里的本钱不够。“我已经和我的合伙人商量过,如果像别人那样餐饮游玩一条龙服务,还得开个餐馆,还得请厨师、服务员,估计还得投资个百把万。”

  外来务工者涌进小镇

  其实,“靠桥吃桥”的不仅是周玉坚、丁欢郎他们,还有大批外来务工者。记者在虹桥村所属的庵东镇发现,每走几步就能看见沿街的餐馆、酒店、五金店铺打着招聘的广告。

  “我知道大桥开通以后他们的宾馆业肯定会繁华起来,所以就辞掉慈溪的活,来这里做。”来自江西的小温原先是慈溪市区一家公司的职员,去年,他改行跳槽到庵东镇一家名叫“新天地”的酒店做大堂服务员。

  “以前庵东的宾馆只有一两家,从去年开始,陆续开出了四五家。现在镇上干我们这行的大部分都是外地人。”

  放弃慈溪市区的工作不干,跑到相对偏僻的庵东小镇做服务员,小温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诉记者,他看中的是这里的市场,就跟酒店的宣传语一样,“大桥飞架南北,开创新天地”。

  就在记者与小温聊天的时候,几个负责调试大桥监视系统的工作人员来住宿。“我们酒店的客人大部分是来这里投资的老板,还有就是造桥的人,反正住的人挺多的。”小温说。

  记者在庵东街上还遇到一位从四川来的段大伯,他靠着装满废品的三轮车,面对街边的一堵墙休息,墙上画的正是杭州湾大桥。“我就是听说这里有个世界大桥才来这里的。可惜来了一年多了,还没上去过呢。在画上看看还是很好看的。”段大伯说,等以后在庵东赚点钱,生活稳定了,回老家把老婆接过来。

  海盐东港村

  村民开超市“傍”大桥

  东港村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堍的一个小村子。在村里采访时,不时地有车从记者眼前闪过,驶向大桥下的观光台。记者瞄了一眼这些车子的牌照,发现除了嘉兴地区的车子外,还有很多外地车辆。

  在东港村靠近大桥引桥的地方,记者发现一家名字很响亮的超市——杭州湾跨海大桥超市。超市的老板蔡建伟是土生土长的东港村人,和他一起打理这家超市的还有他的妻子。

  “不瞒你说,这店最早是个上海人开的。那还是2000年的事情,当时要建跨海大桥的消息传开后,就有个上海人看中这个店面,从我这里租去,稍微装修一下就开张了,当时的名字就叫‘杭州湾跨海大桥超市’,一下就成了村里最大的商店,远远近近的村民都是这里的客人。”

  用蔡建伟自己的话说,东港村是个小地方,前几年每年来村里的外地人少得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这两年却是天天见到操着各地口音的客人光顾小超市,一到节假日,村里更是随处可见私家车和旅游团的包车。

  “我觉得大桥开通会给超市带来更多的生意,所以就把店面收回来了。”说起这件事,这位朴实的农民脸上流露出得意的神色,“以前我向那位上海人每年收3万多元的房租。当时就见每天一拨又一拨的工人来店里买东西,我有点眼红了。到了2006年,我发现旅游团都开始组团来参观了,我就想把店面收回,自己来做。”于是,在租凭合同到期后,蔡建伟成功地“继任”了这家小超市的老板。

  “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真没错,村里人都羡慕我。现在每天的营业额至少有1500元,一到节假日至少翻倍。今年三八节那天,我毛估估有近200辆外地牌照的小车停在桥下,还有几拨旅游团的客人,都是来看大桥的。后来一算账,那天营业额都快到5000元了。”

  一想到大桥还没正式通车就有这么好的生意,蔡建伟坚信以后的日子会更好,“老古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东港人当然是靠桥吃桥了。”

  开发区旁冒出“安徽街”

  离东港村不远处就是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在这个开发区的附近记者发现一条挺有意思的小街。

  说是小街真的不夸张,因为它只是一条窄窄的黄沙路,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虽然小街很小,但很热闹,两边开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铺子,点心店、杂货铺、裁缝店、小超市、电器修理店……店面一家接着一家,绵延100多米长。

  记者逛了几家小铺子后惊奇地发现,这里摆摊的老板几乎都是安徽人,而他们都是冲着附近的大桥新区“组团”来找商机的。

  来自安徽安庆的冯海兵就是这支“淘金队伍”中的一员。他在这条小街上开了个包子店。一眼看去,总觉得他和一般的小老板不一样,不见生意人的精明,倒有一分读书人的斯文气质。一问才知道,他做过一阵子小学老师,出来打工是近十年的事。

  正值放学时间,冯海兵的摊位前挤满了穿着校服的学生,记者发现,他家0.5元一个的包子很俏,10分钟光景一个大蒸笼里的几十个肉包全卖光了。满头大汗的冯海兵不停地催促着身后的妻子赶紧把刚做好的肉包上蒸锅。

  “来这开店还是一个老乡的功劳,三年前我都不知道跨海大桥是怎么回事,没想到有一天会在大桥附近做生意。”忙完一批学生的生意,冯海兵终于有空和记者聊聊。

  2006年,冯海兵跟着老乡来到这儿,那时候这一带唯一的外地人就是几个摆摊的安徽人。跨海大桥和开发区都还没建好,但冯海兵断定,以后这里肯定繁华。

  于是冯海兵没有多犹豫,和老乡一起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开了这家包子店。两年多来,他看着一家家企业带着成批成批的员工来到开发区,小街生意兴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安徽老乡来寻找赚钱的机会。

  “刚开始的时候我和老乡两个人还能应付过来,从去年开始越来越觉得人手不够,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做1000多个包子,于是干脆把老婆也接来了。”虽然开点心店很累很苦,但是最让冯海兵欣慰的是,去年年底他已经赚够了在老家买房子的钱。

  “大桥通了估计会引来更多企业投资,真怕到时候生意好起来三个人都忙不过来。”每次想起这个,冯海兵说他脑海里就会冒出这样的字眼:很累很快乐!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杭州湾大桥全线亮灯
·杭州湾大桥昨晚首次亮灯 灯杆可抗百年一遇大风
·串串珍珠点缀跨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昨全线亮灯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