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取样买了“西湖龙井”
在一家茶叶店,一中年男子正现炒茶叶,“正宗西湖龙井,梅家坞产的,1600元一斤。”老板娘热情地迎上来,记者问她有没有西湖龙井防伪标志,她摸摸抽屉抽出一张纸,上面贴着圆型标志,印着“新茶”两字(根本不是西湖龙井防伪标)。
记者问有没便宜一点的,她取出一大包茶叶说:“500元一斤,正宗西湖龙井。你闻闻香味!”
记者买了一两500元一斤的茶叶,发票上写着:西湖龙井茶。
另一家茶叶店,女营业员热情推销两种“高档西湖龙井茶”:“一种是1600元一斤,一种是1200元一斤。”
记者买了1200元一斤的茶叶,店家在发票上写着:西湖龙井。
记者向营业员要防伪标志,她爽快地拿出一张贴满“2008年茶农票”的纸,把标签贴在记者买的茶叶包装上:“本来买半斤才送这种标志的!”
昨天下午,带着这两份茶叶,记者来到国家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
质检: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专家色香味形辨西湖龙井真伪
“梅家坞的西湖龙井,要1400元一斤;龙井村的西湖龙井,不低于2000元一斤。就这个价格,茶农也不愁卖。”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副研究员刘栩说,西湖龙井明前茶,数量少,价钱高,他昨天上午刚去茶农那里问过。
因此,单从价格上看,记者以1200元/斤、500元/斤买的“2008年西湖龙井”,肯定不是产自西湖的西湖龙井。
刘研究员说,他可从感观上看茶叶是否具有西湖龙井茶的品质特征,是不是西湖龙井。
第一步:是今年第一轮新茶
刘研究员拿来天平、两个茶样盘、两个白瓷茶碗、两个白瓷小茶杯。茶碗、茶杯,都是标准评审杯。
1200元/斤的茶叶,暂称为1号茶叶;500元/斤的茶叶,暂称为2号茶叶。专家把这两种茶叶分别倒进茶样盘。
检测开始。刘研究员一边用手拨动茶叶,一边凑近闻茶香。过了许久,他抬起头说:“都是今年的新茶!”
怎么判断?刘研究员说,单看每片茶叶,因为茶叶底部都保留有“鱼叶”(鱼形的叶子),这片鱼叶很薄,是新叶萌发前的一顶“保护伞”,保护芽头。从颜色上看,茶叶颜色是很嫩的黄绿色。
第二步:形状不符合西湖龙井
第一步鉴定完毕,接着,刘研究员端起茶样盘,用手上下翻动茶叶,“炒制方法都是先机器,后手工。”
“1号茶叶,颜色不够鲜活,炒制呆板;2号茶叶,颜色不错,但碎片多,规格乱,叶片上绒毫多,表面不够光滑。”从茶叶形状外观上,刘研究员初步做了评判。
国家对龙井茶的“末茶”量有明确限制,当末茶量超过一定标准时,就会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碎茶、茶末太多。
西湖龙井茶要求扁、平、挺、直,但2号茶叶有很多叶片不符合标准:有的叶片很宽大,有的叶片拱起。记者取样买了“西湖龙井”
第三步:不是西湖龙井的茶香
下一步,两种茶叶各取3克,分别倒进茶杯,沸水泡5分钟。
1号茶,用白瓷勺舀一勺,刘研究员把茶水含在舌头上品尝,“鲜,但西湖龙井的品质不突出。”
刘研究员说,从茶汤看,1号茶叶香气很好,但不是西湖龙井的茶香。因此,1号茶不是产自杭州本地的西湖龙井。
2号茶叶,香气不好,茶汤不鲜,没有西湖龙井应有的茶香,不具备西湖龙井的品质特征。
刘研究员说,西湖龙井的品质受地域气候、加工技术、田间栽培管理、品种等多种条件影响。
普通市民鉴别西湖龙井,看看是否具备这样的特征:茶叶形态扁平光滑,茶汤清澈明亮,茶叶是鲜明的黄绿色,鲜美有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