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6日讯
10年不到,企业由濒临破产到年产值10亿,作为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的应明明功不可没。
但应明明忘了自己只是职业经理人身份,将公司资金当作私人的“金库”,在几年时间里,随意侵占、挪用资金数千万元。当警方介入调查后,应明明还亲自开车,将相关罪证拉到锅炉房烧毁。
4月3日,杭州上城区法院一审以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及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三罪并罚,判处应明明有期徒刑17年。
利用投资人信任
进行“体外循环”
47岁的应明明是宁波人,大学文化。他原本是永康市化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企业改制后,他又转任改制后的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6年,国有的永康市化学工业总公司濒临倒闭,改制后外部资本注入,企业迅速拓展了海外销售渠道,销售额由原来的2000万元人民币,翻了50倍,2004年为10亿元。
作为总经理的应明明因此获无数荣耀,但私欲也随之膨胀。他利用投资人对他的绝对信任,通过“体外循环”,将公司的资金侵占、挪用,以亲戚、亲人或朋友的名义成立公司,且都冠以“鹰鹏”或其他相似的头衔名称。
这样,外人看上去都误认为是“鹰鹏”的子公司,实际上是应明明个人的企业。这样的公司,在永康就有五、六家,在外省也有。
应明明一方面以业务关系为名,将“鹰鹏”公司的一些利润分流到其个人的企业,间接攫取好处,另一方面,又以其他名义直接侵占“鹰鹏”公司的资金。
辞职时
一下子带走200名员工
到2005年时,应明明的不法行为逐渐被暴露,他干脆提出辞职,并带走了“鹰鹏”公司的22名高管人员和178名营销、生产骨干,让“鹰鹏”公司几乎陷入瘫痪。
应明明的不法行为没有到此为止。辞职之后,他将那些原本挂靠在亲朋好友名下的企业迅速转到自己手里,并摆开了与“鹰鹏”公司竞争的架势。
所有账本
用车拉到锅炉房烧毁
2006年,应明明案被列入公安部督办。浙江省公安厅以涉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对应明明立案侦查。就在2006年10月27日被刑拘的前一周,感觉大势已去的应明明为销毁罪证,竟将“鹰鹏”公司小金库的所有账本,用车拉到锅炉房烧毁。
今年2月20日,上城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及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对应明明提起公诉。法院一审判决中,认定应明明职务侵占资金700万元,挪用资金37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