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亲情让四代同堂 朱彩娟老人今天回绍兴与家人团聚

 护工纪大姐等悉心照料

   浙江在线04月18日讯 今天,朱彩娟老人要离开医院,回到自己的老家——绍兴。

  从3月1日接到杭州翠苑一区打来的电话后,屠亚琴的心里一直压着沉甸甸的包袱。一边是从小抛弃自己、早就没有印象的母亲;一边是社会的舆论以及矛盾不断的家庭。屠亚琴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接还是不接,站在十字路口,“左边的自己”高喊着骨肉亲情,赡养的义务;“右边的自己”诉说着被抛弃的过去,困难的家境。

  屠亚琴足足犹豫了一个月。最后,她抬起左脚,跨上了照顾母亲的艰难之路。

  A

  犹豫

  女儿松口,

  “回来住也行……”

  屠亚琴的转变至今让人感慨。3月12日,翠苑街道的领导和翠苑一区社区书记俞芹赶到了绍兴,与老人的女儿、女婿面对面交流。

  “当时他们对我们抱有敌意,因为老人的事情通过媒体报道后,他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俞芹说。

  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湾头江村,老人的二女儿屠亚琴的家就在这个小村庄里。

  “实在找不到老人的大女儿,我们只好到这里来找二女儿,从天亮一直等到天黑,才见到他们一家子。”因为要上班补贴家用,屠亚琴平时都不在家里,回来看见等了一天的俞芹等人,她很不好意思地道歉起来,但当她看见扛着摄像机的媒体时,脸又一下子板了起来。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就因为你们的报道,我现在每天都睡不好。”屠亚琴原本安静的生活,因为母亲而被破坏,成为整个村子的谈论焦点。

  说起母亲,屠亚琴的语气淡淡的,没有激动也没有恨意。“她现在对我来说就和陌生人一样,没什么感觉了。我就是想不通她为什么要破坏我现在平静的生活。”这个从来没有读过书,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的女人,甚至不知道法律规定的赡养义务,在她看来,母亲以前没有养自己,自己现在也不用养她。

  “为什么一定要我妈妈来照顾她,妈妈不是还有别的姐妹吗?而且妈妈还要帮我照顾小孩的。”屠亚琴的儿子、女儿也反对把朱彩娟接回来照顾。

  这场谈话可以说是不欢而散,最后屠亚琴说,如果老人愿意回来住也行,但是只能住在原本的老屋里。

  而在杭州,朱彩娟一听说要让她回绍兴老家,就激动得直敲床,“我不回去,我一回去他们肯定会弄死我。他们都不肯喊我一声妈妈。”

  B

  开导

  屠亚琴说,“毕竟是她生了我……”

  通过半个月的奔波,旅行社和保健品公司终于拿出了2.6万元医药费和4000元飞机票的钱。而朱彩娟也从杭州市三医院转到新华医院做复健治疗,她的神志越来越清醒。

  “原本天天嚷着要自己走自己站、要回家烧饭,现在已经不会了。”照顾老人的护工和新华医院的医生说,老人终于接受了偏瘫的事实。

  “唉,我知道我是没办法自己走回家了,除非爬了。”经过这次病魔的打击,朱彩娟的脾气变得随和多了,在病房里,她很受大家的欢迎。“想回家了,人老了还是要回家的。”

  当天上午,翠苑街道办事处的副主任严信法悄悄赶往绍兴,这次没有惊动任何媒体。“主要是怕老人女儿一家子反感,我们也想尽快解决问题。”严主任说。

  这次,大家换了个高度,从湾头江村村委下手,“先说动村委,再让村委说动屠亚琴,毕竟一个村子好说话。”绍兴市政府也派人出面一起协调,这可帮了严主任一个大忙。“那边的土话听不懂啊,第一次去谈,我们就吃亏在沟通不够上,很多话彼此都没理解。”

  有当地人出面,事情果然好解决多了。湾头江村的村长和村书记把劝说屠亚琴的事情应承了下来。“其实屠亚琴人不错的,与乡亲的关系都很好。她母亲的事情嘛,瓜葛太多了,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也没照顾过她,她生活也不容易。”湾头江村村长说。

  其实事情发生后,屠亚琴也很矛盾,曾经和家里提过把母亲接回来,可一家几口人,仅凭“一亩三分田”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在村里算是“混”得差的。如果再多一张嘴吃饭,那生活会更困难。

  “我在服装厂当临时工,维持生计。如果她回来了,我必须辞职专心照顾她,收入少了人却多了,家里反对也是有原因的,而且老公和孩子对她的感情更淡,说白了就像陌生人。但毕竟是她生了我。”屠亚琴犹豫了。

  C

  转变

  心结解开,她叫了“妈妈”

  4月7日上午9点多,俞芹和街道的领导就赶到了绍兴屠亚琴家做工作,这次谈话一直到下午两点多结束,最后屠亚琴一家终于答应接回朱彩娟老人。

  俞芹说,几次接触下来,发现屠亚琴一家子人都很纯朴,想什么都放在脸上,有话就直说,反而好沟通。

  发现屠亚琴不是很清楚法律后,俞芹这次特地带着相关的法律书籍,逐条逐句地解释给她听。

  “就算你们现在坚决不接老人回来,将来打官司,法院还是会要求你们履行赡养义务。那时候,母女对簿公堂,多伤感情。”

  “现在政府也很关注这件事情,社区和街道也想了很多办法,把老人的低保金保留,还有我们春风行动的捐款,一个月可以给你们1000元左右的补助,比你以前打工要好多了。”

  “毕竟是你妈妈,现在老人也很想你们,她这一生也可怜的,你能照顾她的日子也没几年了。”

  一句句实在话,让屠亚琴回想起了过去的日子,眼圈慢慢红了,她低着头沉默了很久,最后抬头说:“我愿意接妈妈回来,就和我们住在一起,房间选在一楼,方便她康复练习。”屠亚琴在这一天开口叫了“妈妈”。

  说完这句话,屠亚琴好像整个人变轻松了,压在她心里一个月的重负终于消失了。

  得知女儿愿意接受自己后,朱彩娟一直很开心。昨天,屠亚琴来电话说房子装修好了,老人随时可以回去。

  “昨天我们去收拾了一下东西,星期五就出发,回绍兴。”俞芹笑着说,老人还特地向医院里的医生护士道别。“她现在在医院,很受大家欢迎的,要出院了,还有人舍不得呢。”

  今天,朱彩娟老人终于要回家了,在这个家,她的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以及曾孙,正等着她。马上,她要从孤单的一个人变成四代同堂的长辈了。(1810501)

  新闻回放

  3月6日

  《海南生活服务导报》的记者李国栋找到了早报,希望通过家乡媒体帮助一位老人回家。这一天,我们知道了有一位叫做朱彩娟的老人,在去海南旅游时,突发脑出血,摔倒在海南机场。

  虽然经过抢救,老人活了下来,可是偏瘫的身体,陌生的环境,让老人一直精神紧张,无法很好的恢复。从2007年的冬天一直等到2008年的春天,朱彩娟依然躺在海南医院的病床上等待回家。

  那时候她的女儿们明确表示“不管”。

  

  3月7日

  第一篇报道见报后,老人所在社区、街道和区政府都很重视,立刻成立了专门小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组织人员带队到海南去把老人接回来。

  通过海南记者的手机,本报记者和病床上的老人通了话,当听到马上就能回家的消息后,老人激动地哭了。

  这一天,没人能联系到老人的女儿们。

  

  3月8日

  经历了堵车,飞机飞走了,重新购票,临时电话遥控帮老人办身份证等等波折,晚上10点,记者跟着翠苑街道一行人,终于到了海口,见到了躺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走廊临时病床上的朱彩娟老人。

  见到家乡人,见到熟悉的社区书记,见到通电话的记者,老人很开心。握着老人瘦骨嶙峋,没有丝毫力气的左手,很多人的眼圈都红了。

  这天,老人暂时遗忘了她的女儿,兴奋的她只念叨着咸菜白粥。

  

  3月9日

  原本打算在这一天回杭州的计划,因为机票的紧张被推迟了。

  知道可以回家后,老人一个晚上没有睡好,但是精神却非常好。一大早就醒了,躺在病床上不停地告诉所有病友自己可以回家了。

  我们给老人买来了新的衣服、裤子、袜子和鞋子,焕然一新的老人整装待发。行程却因为瘫痪的老人到底需要几个座位而被打乱。紧张的机票源让所有人揪起了心,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在晚上买到了需要的机票。

  这天,老人拉着我的手说谢谢。然后她问,女儿有没有来找过我们问她的消息。

  

  3月10日

  朱彩娟老人回到杭州了。这条回家的路虽难却很温馨。

  这天下午3点多,朱彩娟老人的二女儿屠亚琴终于接听了电话,可她却说没钱来杭州看老人。电话里屠亚琴自始至终没有称呼朱彩娟“妈妈”。

  

  3月11日

  老人暂时住在市三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回到了家乡,朱彩娟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可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的两个女儿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

  这一天,记者赶到绍兴找到了老人的二女儿屠亚琴的丈夫,这个目不识丁的庄稼汉,其实很憨厚,可是因为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对老人,更多的是流露出一种无奈。

  临走时,这个男人说如果老人同意,他们愿意把老人接到乡下的老房子住……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