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正在上急救课 本报记者 吴煌 摄
浙江在线04月22日讯
去年夏天溺水的9岁勾庄镇男孩洪嘉豪,因为送入医院前没有得到及时抢救,耽搁了一个多小时,送到杭州市第二医院不治身亡;就在洪嘉豪溺水前几天,一名叫同同的4岁小男孩在运河广场玩耍时溺水,幸好其父自救措施及时得当,小孩送到市第二医院后,经过救治很快康复。
昨天,省科协和省急救指挥中心共同主办的中美院前急救师资培训班在省人民医院开班。接下来的4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学院的4位急救专家将向我省120多位医务工作者传授急救知识。
院前急救需要一套标准
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去年浙江急诊病人有1700多万人次,其中一部分是需要实施“院前急救”的病人。
在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内现场死亡人数是最多的。从各类灾害事故的统计发现,创伤病员“第一死亡高峰”在1小时之内,此时,死亡的数量占创伤死亡的50%。
曾有医学专家感叹,目前我们不少“120”急救车,更多的是充当了把病人送往医院的运输工具,而没有实现在运输病人过程中就采取急救措施抢救病人。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浙江省也存在“院前急救”时间过长的问题。
浙江还没有一套院前急救的抢救规范。省急救指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蔡文伟说,“病人送到医院急诊室前采取科学抢救对挽救病人生命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目前又苦于没有全国统一的急救指南和一套科学的抢救标准规范。”
组织此次美国专家来浙江授课的省科协国际部负责人说,此次组织美国专家就是希望帮助浙江率先在全国建立这样的规范标准。
美国专家告诉你如果抢救
发生一起车祸,如果伤者没有出血,120急诊医生一般认为问题不大。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学院急诊中心主任约翰说,而在美国,如果不能确定车祸伤者到底伤在哪里,就要采用最高规格、最重的急救措施。“用美国院前急救方法的好处是不疏忽一名车祸病人。”蔡文伟说。
面对一名还没送到医院的急救病人,美国的急救医生一定要首先让他保持呼吸通畅,如果呼吸还没通畅,美国医生绝不会检查他的脉搏;而我们的急救医生往往处理比较随意。
送到医院前,如果病人又出现新的状况,美国的急救医生会马上回到开始,重新评估病人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而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现场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实施科学而恰当的救助对伤者的损伤就越小。”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学院的急救专家说,一个非常规范的入院前急救操作系统对挽救病人生命非常重要,过去12年美国有很多车祸、心肌梗塞等急症病人因为在送入医院前,获得了有效的急救而挽回了生命。
“院前急救”不仅仅专业的医护人员要懂,一般的急救知识市民最好也要略知一些。比如,遇到有人哮喘病发作,千万不要背。哮喘病患者发作时,机体极度缺氧,如果此时背送病人,正好压迫患者的胸腹部,限制了胸腹呼吸,加重了机体缺氧,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心跳停止。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属应保持镇静,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解开领扣,松开裤带,清除口中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家中有气管扩张气雾剂,应立即让患者吸入若干次;待病情稳定后,用担架或靠背椅,保持病人坐位姿势,将病人安全转送医院;如用自行车转运也应采取坐位,避免病人胸腹部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