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4日讯 昨天上午,烈日炎炎,嵊州市三界镇三联村永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1265亩稻田里,绿浪滚滚。“割完马上就要种晚稻,我这里的秧田全部采用工厂化育秧,能满足水稻机插的要求,但就是成本太高了!”面对“乡村穿行·三农服务团”的专家,合作社社长郑永明道出了心事。
郑永明的话,反映了绍兴市农机推广面临的一大困境。绍兴市引进机械化育插秧已历时20年,却遭遇一直推而不广的困局,根本原因就是机插技术过于繁杂,成本过高。最近,绍兴市成功开发出水稻简易规格化无盘育秧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突破,获得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获悉这一消息后,“乡村穿行·三农服务团”第一时间组织市农机管理总站、市农技推广总站、市农科院的专家来到三界镇,现场示范这一技术。
“真能省掉秧盘?”见到专家,社员们停下手里的农活,纷纷围了上来。
“能!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这一技术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省掉了秧盘。”市农机管理总站站长蔡亚军一边讲解,一边拿出铝合金条、塑料地膜等材料在田头拉开了阵势。“新技术第一条,就是精做秧板,要求秧板硬而平!”整平土地后,他和专家们在地上铺设地膜。
地膜铺好,专家们用铝合金条将地膜四角固定住,然后撒土铺设苗床。“苗床要平,厚度维持在2厘米,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才能确保秧苗出苗平整,便于机插。”市农科院副院长刘明放说。
铺好苗床后,专家们开始在上面播撒稻种。“稻种最好为芽谷,用蒸气浸种,至少要破胸露白,且要播足密度,确保泥不见天。”撒完稻种,专家们又拿出一张无纺布,轻轻地罩在秧田上。“这相当于给秧苗盖了一层被子,一是可以保持苗床湿润,二是防止播种后麻雀啄食,第三还可防止条纹叶枯病等各种水稻秧苗期病虫害。建议早稻和单季稻用无纺布覆盖,连作晚稻用遮阳网。”市农技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高兴友说。
无盘育秧技术到底有多好?专家和农民在田头算起了账。“采用常规育秧技术种田,1000亩稻田至少要用2.5万只秧盘,每只秧盘8元,成本至少要20万元。这种新技术简单易学,且省下了秧盘,只要用铝合金条和地膜就可以育秧,可以节省成本80%以上!”
烈日当头,合作社里的农机手郑宝荣正在抢割着早稻。蔡亚军迎上前去,将2吨柴油券送到他的手上。“前几个月,我们拿着油桶到市里的加油站去加油,结果空手而回。这下有了柴油券,可以放心到城里指定的加油站加油,并且优先保障供应,‘三夏’期间的农机用油再也不愁了!”郑宝荣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