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特殊”的求职者让记者犯了难:求职全过程都由父亲“包办”的求职者,我们该帮他找工作吗?
80后求职“怪象”
儿子求职父亲“包办”
求职者小黄(化名)今年21周岁,只有初中文化,刚服完兵役待业在家。眼看着儿子待业在家,父亲老黄(化名)比儿子还急。7月9日,老黄找到本报,希望帮儿子找份工作。
为了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负责,记者告诉老黄,必须由小黄带上自己的相关证件,到报社来面谈。当时,老黄与记者约定,7月10日他会和儿子一起来报社。然而,到了7月10日,记者接到老黄的电话,说他只能一个人来。
“我正好在延安路办事,能不能我替儿子到报社来?”老黄在电话里一再问记者,当被告知小黄本人必须来报社后,老黄说,他会告诉儿子,下午一起来报社。
两小时后,老黄再次来电:“我儿子下午有点事,不方便。不过也不是很重要的事,就是他说他赶不回来。能不能我替他来?或者改天也可以。”
最终,老黄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会回家和小黄谈谈,改天再一起到报社来。挂断电话后,记者却犯了难:很明显,小黄对于找工作这件事并不怎么在意,反倒是父亲比他更着急。像小黄这样的求职者,我们到底该不该帮他找工作?
调查显示
40%大学生求职也“啃老”
事实上,像小黄这样的求职并不是特例,随着“80后”和90年代初的独生子女们开始进入职场,求职“啃老”也成为了职场中的一个现象。而早在几年前,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受到关注。
2006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就合作过一份“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显示,有41.61%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家庭社会关系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而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
在网络上,也有不少职场人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家庭关系已经成为求职路上的一道重要门槛,依赖父母不仅是求职的捷径,在某些时候甚至成了必要条件。
不少大学毕业生表示,他们并不想依赖父母,实在是“形势所迫”,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在某些时候会直接关系到求职的成败。但是,家庭背景是父母给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主要靠的也是父母的基础,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找工作靠关系、靠父母已经在大学生的意识里生根发芽了,甚至还有人直言:“大学生找工作就是比爹!”
大学生找工作竞争太激烈
不少人无奈选择“啃老”
那么,在我们的身边,有多少大学生也认同这一观点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有一半都表示,找工作时,或多或少得依靠父母。
“想在杭州找工作,当然是本地人更有优势,毕竟爸妈的关系都在这里。像我们这样的外地人,就要让爸妈想方设法托朋友找关系才行。”杭州某大学法律系的应届毕业生许同学告诉记者,因为她是外地人,父母的关系网不在杭州,在杭州找工作时,她四处碰壁,只好无奈地回到家乡就业,“我在杭州找工作时,曾经四次获得面试机会,还有一次面试到了最后一轮,但都没有通过。看到不如我的人被录用,我很不甘心,但现实就是这样,找工作确实得靠点关系。”
还有一些大学生求职时选择了“啃老”,认为父母帮忙找的工作比较安全可靠,不太会上当受骗。余同学就是在父母的帮助下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他表示,他周围的朋友多半也是这样找到工作的。
职场专家建议
家长和职场新人都应打开“枷锁”
可以说,职场新人求职“啃老”已经成为职场中的普遍现象,中华英才网HR顾问袁苑认为,由于“80后”职场新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承受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两代人的宠爱,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到了求职的关口上,父母们习惯性地为孩子“包办”一切,而这些即将走入职场的新人也对父母有着很深的依赖,才造就了“80后”职场新人求职也“啃老”的现象。
那么,这些家长和职场新人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职场专家建议,家长和职场新人都该放开架在彼此身上的“枷锁”,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相对地,职场新人也应该减少对父母的依赖,靠自己的能力去适应社会。
“我们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参加学校、学生会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家长从侧面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袁苑说,“此外,我们也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与心理学家、职业规划师等专业人士多聊聊,从中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让孩子发现除了父母之外,他们还有别的求助的渠道。”
另外,有些职场新人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感到迷茫,因而依赖父母去决定做什么工作。针对这类职场新人,袁苑建议,他们不妨去专业的测评机构,对自己的性格、人格、能力等做一次专业的测评,通过电脑测评结果去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