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民走在温州街头随处可见“温州市商业银行”的“身影”。然而,作为“温州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温州城市信用社,在不少温州人的记忆中也许印象更为深刻。温州城市信用社作为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民间银行”,曾经帮助许多温州的中小企业解决了创业期的融资难题。
现在,我们提起民间金融企业,自然而然地会说到创办人杨嘉兴和他的“民间银行”。1986年11月1日,杨嘉兴等8人集资318万元,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信用社——温州城市信用社。
当时,股份合作制信用社的融资方式,在许多人的看来和民间的“抬会”相差无几,大有私人钱庄城市“升级版”的味道。所以,创办城市信用社,也颇费一些周折。1984年,自办企业的杨嘉兴向银行贷款未果,最后却只得靠高利贷才解决问题。于是,1986年杨向鹿城区政府申请开办“银行”,得到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然而却被银行监管部门断然拒绝。虽然监管部门并没有通过,但杨嘉兴还是先行动了起来,10月15日从工商部门拿到营业执照,并决定于11月1日正式开业。但事与愿违,人行温州支行不久便下发了“不准开业”的通知。这时,杨嘉兴又遇到了另外一个困难,其余两位搭档抽回了资金,一个老会计也决定退出。迫不得已,杨嘉兴找到了时任温州市市委书记的董朝才,得到他的支持,才得以顺利开业。
信用社开业的第一天就生意兴隆,市民成群结队排队存款,仅仅一天就吸收存款30多万元。一时间鹿城信用社开业成了松台山、华盖山等处市民的热议新闻,有赞赏夸奖的,当然也有疑惑:他卷款跑了怎么办?这样的流言传到杨嘉兴耳朵里,他只对此付之一笑:“我们办的股份制信用社是‘全国第一家’,多少双眼睛盯着啊!所以就要严格自律、遵守国家金融政策法规把它办好。”
由于信用社以区街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且浮动利率、服务灵活多样,因此业务拓展很快,开业头个月就有个人储蓄4300户770万元,第二个月上升到8000多户,收储1514万元……开业后第一年,温州鹿城城市信用社累计吸收存款8000多万元,发放贷款6000多万元,实现利润100余万元。
杨嘉兴创办股份制城市信用社为温州试验区的金融改革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之后,到1987年12月温州市达到18家,为规范经营,此时杨嘉兴又倡导成立了“温州市城市信用社协会”。其间鹿城信用社还公开向社会增资扩股,发行了总额50万元的信用社股票,并委托上海印钞厂印制的股票是新中国最早、最规范的股票。
温州在最敏感的金融领域所做的改革探索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198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爱德华·加恩来温州采访,并于8月5日发表了题为《温州人办起中国首家私营银行》的报道。之后,英国《卫报》、日本《朝日新闻》以及国内的《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日报》等几十家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报道。李铁映等中央领导、广州市市长朱森林等地方官员及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也相继前来参观考察,他们称赞杨嘉兴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先锋”。
到1994年,温州城乡共创办了51家城市信用社和农村金融服务社,服务于个体工商户和民营、股份制合作企业,其中城市信用社个人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较高。据统计,到1994年,这51家机构存款余额24.38亿元,贷款余额15.56亿元,分别占全市金融系统的12.3%和13.2%。同期,城市信用社逾期催收贷款,占贷款余额的2.61%,远远低于国有商业银行10%以上的比重。
1995年,温州城市信用社组建改名为温州市商业银行,可这家走过了十载的民间金融机构,却首开先河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创业初期的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