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8日讯
昨日是白露,也是临安果农采打山核桃的首日。专家预计今年全省山核桃的产量仍有10%的涨幅,可达17000吨左右。产量增加,销售是不是顺畅呢?
据了解,目前山核桃的主要市场仍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三地,北京天津等北方市场迟迟难以打开。去年,我省山核桃库存急剧增多,山核桃产业似乎已进入后增长时代。山核桃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该如何应付这一新形势呢?专家提出,中小山核桃企业应联合起来,一方面坚守山核桃金字招牌,一方面努力开拓北方高端休闲食品市场。
隐忧
市场集中开拓遇困
临安山核桃的收成有大年小年,在1997年以前,产量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大年产量在四五千吨左右,小年有2000吨。从1997年开始,产量开始稳步增长,攀爬趋势明显。最近两三年,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分田到户时种植的那批山核桃树已进入盛果期,临安山核桃产量增长明显。2005年产量为6800吨,2007年已经增至10500吨,几乎翻番。
山核桃产量增加,价格不跌反涨,近年来跻身高档休闲食品之列。但由于价格的原因,临安山核桃在江苏、浙江、上海三地口碑很好,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迟迟打不开销路。同时,由于消费习惯不同,北京、天津等北方市场销路也难以打开。
为此,近年在山核桃开摘之时,就有相关人士表示了山核桃产业发展的隐忧。
建议
三条大计支撑产业升级
“山核桃是临安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山核桃产业停滞,就意味着农民收入停滞,因此,我们都很担心。”临安山核桃产业协会秘书长丁立忠说。
据了解,全国山核桃产量3万多吨,以每吨产值10万元来计算,也不过30个亿。产业规模不大就吸引不了大企业大资本进入,所以,目前的山核桃企业仍以小中型为主,它们无力花很大财力去开拓市场。
接下去该怎么办?专家给出三条大计。
一是抓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山核桃作为高端消费品,首先要抓质量。技术人员针对近几年临安南部产区一些山核桃出现黑斑、肉发芽等质量问题,要尽快研究成因和改进方法。同时,充分贯彻政府出台的鼓励性政策,如让农民施有机肥,最好是农家肥和土杂肥,少用化学肥料,以此改进山核桃风味。
其次要抱团开发北方市场。比如,临安地方政府打算在全国申请地方区域品牌,让产品合格的临安企业都打临安山核桃的牌子,然后,大家联合进军北方发达城市的高端消费市场。
第三要开发新产品,提高山核桃的附加值。比如深加工成仁,或炼油,或作为辅料添加到别的食品,点缀在糕点上等。
问题&解决
问题:除草剂使用太多引发土地沙漠化
解决:鼓励生态化经营
采摘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也是山核桃产业发展的不和谐音。昨天,在岛石镇江川村一片种满山核桃树的斜坡上,记者看到大片黄色枯草。正攀在树上打果子的村民陈继模说,一个月前,他来这里洒过除草剂。“如果不除草,它们现在有一米多高了。山核桃籽会隐在草丛中看不见。”
除草剂可以除草,但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漠化,这,他显然也是知道的。
和陈继模一样“明知故犯”的村民还有不少。割草太费人力,壮劳力都出外打工去了,家里人少,实在忙不过来。
“以后我们将推广割草机,一台机器抵得上四个劳力。”临安市林科所所长胡国良说。
现在,临安有关林业部门鼓励生态化经营园区。分散经营的农户很难管理,所以先把规模经营的地方管好。临安市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50万元,补助山核桃园区的生态化经营。淳安的做法则是推广生态栽培,在山核桃林地套种茶叶、黑麦草、枇杷等,既可增加农户收入,又可保护环境。
胡国良认为,由于宣传比较到位,临安山核桃林地里的山体滑坡现象已少了很多。
问题:山核桃壳污染环境
解决:大力发展山核桃壳利用产业
龙岗镇兴龙村有村民一千余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山核桃的二道贩子。他们把其他村的山核桃果实收购起来,加工成干籽后,以较高价格抛售。以5斤蒲(刚从树上摘下的山核桃,有青色软壳)能加工成一斤干籽计算,每一斤干籽能剥出四斤软壳来。这里做贩卖生意的村民,几乎每家都会收购上万斤的蒲,因此会产出8000多斤壳。整个村子,要产出大约225万斤山核桃壳。
而山核桃青壳会流出汁水,这些水有毒,浓度够高的话,能把河里的鱼毒死。
这几年,村里开始实行定点堆放。今年,村里提前租了离村三四公里的十几亩荒田让村民堆放山核桃壳,目前,临安和淳安都在鼓励脱壳还林,即让农民把脱皮机带上山,脱下的壳直接倒进山林,腐烂后可被环境消化。其次,青壳还可制作花卉基质,目前才刚起步,每年能消耗青壳四五千吨。还有制作活性炭,也能消化掉4000吨。但是好多村民嫌麻烦,偷偷开着农用小三轮,把成百上千的果壳丢弃在村里惟一一条小河后溪的河床上或水边。
若以临安山核桃年产17000吨来计算,大约会有13600吨青壳。
“总的说起来,废物利用的数量还是太少,今后将大力发展山核桃壳利用产业。”胡国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