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对环境有影响,挖金子也不干”
拉鲁湿地
拉萨的肺
西藏自治区环保局长张永泽
浙江在线拉萨11月6日讯(特派记者 李敏) 青藏铁路铺进了高原,圆了西藏人民群众50多年来的梦。污染会不会伴随铁轨进到西藏呢?
西藏有许多矿产,比如各类小砂金矿的无序开采对环境造成污染了怎么办?
拉鲁湿地占了拉萨建成区面积的1成,这么大片的土地不拿来开发,去建湿地,是不是不划算?
这些疑虑一个个被解答。6日,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西藏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型采访活动启动,在拉鲁湿地采访时,西藏自治区环保局长张永泽告诉记者,国外媒体关于青藏铁路带来污染的指摘毫无根据,西藏为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壮士扼腕,进行了持续的努力,效果已经初显。
青藏铁路等大工程建设里,环境测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工程,投入15.4亿元环保资金,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环保典范,现在,铁路途径之地,风景迷人,没有白色污染,藏羚羊也不罕见。
“只要对环境有影响,挖金子也不干”,这句话是有典故的。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曾说“只要是影响生态环境的开发项目,哪怕是挖金子我们也不干。”为保护生态环境,自治区先后决定自2006年1月1日和2008年1月1提,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开采砂金矿和砂铁资源。
张永泽重点谈起了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建设西藏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他说,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独特的生态环境地域单元。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其特殊的生态战略地位,决定了西藏高原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而拉鲁湿地,就是生态文明大视野下的典范,湿地有高等植物3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43种、水生野生动物30余种,昆虫101种,是十分难得的高原生物物种“基因库”。张永泽指着湿地对面的矿山说,为了保护湿地,全面禁止开采,同时,还关停了湿地旁边的各类水泥厂,牺牲眼前的经济效应,换来无价的生态效应。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张永泽说。
上世纪50年代前的旧西藏,长期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生产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基本处于适应自然条件和对自然资源的单向索取状态,根本谈不上对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认识,更谈不上保护与建设。那时,人们使用的燃料基本上是牛粪和砍伐原生植被,每到冬春季节,黄沙漫天,甚至连小石子都能吹起来。同时,人畜混居现象普遍,广大农牧民饮水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西藏和平解放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走上科学化发展轨道。”张永泽说。
据介绍,西藏目前已建立了2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7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立了40个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0.8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03%,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同时,西藏在长江上游的江达县、贡觉县、芒康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禁止采伐并进行人工造林。截至2007年底,全自治区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约2.2万公顷、退耕还林65万亩、天然林采伐迹地人工造林40万亩、重点植被退化区造林22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50多万亩,退牧还草26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区域227.2平方公里,为120万农牧民建设了人畜饮水工程。
西藏自治区编制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同时,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强化污染防治工作。 “目前,西藏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张永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