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遂昌12月1日讯(记者 包勇)一辆水车、一座碾盘、一根硕大的榨槽木、一个悬空的撞锤,立在清清的溪水旁。伴随着阵阵撞击声,一股金黄色的山茶油从榨槽木里缓缓流出……
今天上午,被誉为遂昌山茶油库的金竹镇举行了“2008遂昌金竹原生态山油茶开榨节”,村民王可安向群众们展示了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纯手工榨油工艺。
沿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穿过几条小弄堂,来到一座白墙黑瓦的小房子前,剥落的墙体上还能依稀辨认出“遂昌金村榨油厂”几个字。跨进门槛,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阵阵茶油香。
“纯手工榨油工艺从我的太爷爷一直传到我这代,可能这种工艺历史还更久远。”房屋的主人王可安介绍说,金竹的大山海拔高,种出的油茶籽颗粒饱满、出油率高。虽然随着现代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水车、碾盘、撞锤伴随着叮咚的溪水声只能在记忆深处流淌,但无论采用哪种加工方式,榨出的茶油都是最香的。
王可安一边介绍一边将曝晒脱壳的油茶籽放到碾盘上碾碎。碾盘的动力由水车带动,所有的构件都由木材制成,转动时,咿呀作响。
“油茶籽碾成粉末之后,要用文火慢慢炒,这样榨出来的油才香,接着还要用饭笼蒸熟,然后用稻草垫底将它填入圆形的铁箍之中,做成胚饼,胚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在油槽右侧装上木楔就可以开榨了。”王可安说。
农家手工榨油坊的“主机”是一根粗硕的“油槽木”,它是一根百年以上的松木或是百年以上的红凿木,在树中心凿出一个长2米、宽0.4米的“油槽”,油胚饼填装在“油槽”里。
开榨时,王可安执着悬吊在空中的撞锤,悠悠地撞到油槽中的“进桩”上,那声音有如长鸣的金钟,顿时与阵阵油香搅缠在一起从油坊里飘荡出来,嗡嗡然,弥漫空旷,遥遥不散,让人猛然回到远古的诗境:“夜半钟声到客船……”,被挤榨的油胚饼便流出一缕缕金黄色的山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