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3月24日讯(记者 梁国瑞)今天上午,西子湖畔的龙坞,现场手工炒制的西湖龙井“土茶”现场竞拍,最高达到每500克4.2万元。在少量具有象征意义的“土茶”竞拍后,大部分当天现炒的茶叶被茶商们以每斤2000元左右的价格带到全国各地。
很多参与现场竞拍的茶商告诉记者,他们最看重的是西湖龙井茶的品质,“不求最早,但求最好”。他们说的“早”不是指“土茶”,而他说的“好”则是指“土茶”。
但在茶商们“但求最好”的时候,最好的西湖龙井老茶,却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1330亩老茶树被砍
西湖龙井茶位居我国十大名茶之列,因产于西湖附近的“龙井村”而得名。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于世。西湖龙井茶的采制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资料显示,2000年前后,正宗西湖龙井茶(老茶树)的主产区龙坞,茶园法定亩数位8000亩,占龙井原产地的70%左右。近年来,通过开荒育茶、再加上原自留地,龙坞现有茶园共9000亩,占原产地的76%左右。
让龙坞当地产茶大户,杭州龙都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葛颂德倍感痛心的是,在2002年龙井43号得到国家认可后,龙坞相继挖掉了870亩老茶树,种上了龙井43号。
此后,由于龙井43号的种种经济价值上的优势,以及茶园“开发”带来的效益,龙坞茶园里继续种上乌牛早、108、117、龙井43号等,老龙井茶树少了1330亩。
“这1330亩中,有一部分是换成了其他品种的茶树,有一部分则是用于其他。”葛颂德称。
在龙井43号的挤兑下,老茶树被砍不仅仅发生在龙坞。葛颂德记得,不久前,钱塘龙井产区,有一个乡14000多亩老茶树龙井,全部替换为种植龙井43号……
老茶树不断被砍,经营老茶树上产的“土茶”多年的葛颂德越来越感觉到,生意难做了。“3月19日,我在龙坞区域跑了一天,家家户户搜集了个遍,所有鲜茶叶才九斤六两。”
显然,感到痛心的不仅是葛颂德。“那些茶农,只看见眼前利益!”杭州西湖景区茅家埠村的鸥振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忿忿地说,“我常常劝他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等你把老茶树拔光了,城里人就要像找本鸡一样找‘土茶’喝了。”
龙井茶要“香”还是要“钱”?
老茶树被砍的背后,是龙井43号的不断进军。龙井43号如何能攻城略地?
葛颂德自称是最早倡议种植龙井43号的茶商之一,尽管现在他极力提倡保护老茶树龙井。他介绍说,龙井43号为茶农青睐,原因在于其经济利益。
“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根草”,这是茶叶市场的写照。龙井43号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产茶早,比老茶树龙井的采摘要早15天至30天。“老茶树还在睡觉的时候,龙井43已经开采了。”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沈红的比喻相当生动。
另一个突出优势是,龙井43号相对于老茶树龙井,产量要高得多,而且芽叶齐整,卖相极好。“上市早、产量高、卖相好,可以给茶农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这是老茶树龙井无法替代的。”葛颂德称,也正是为此,他当初极力倡议种龙井43号。
然而,老茶树龙井也有无可替代的地方。
沈红表示,西湖龙井“土茶”很久以前就和茅台酒、中华烟齐名,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气浓郁。“‘土茶’喝起来的感觉就是香醇,跟龙井43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在今天西湖龙井“土茶”开茶现场参加竞拍的茶商也告诉记者,他们来杭州之前,“很多往来多年的大客户千叮咛万嘱咐,只要是原产地的正宗西湖龙井‘土茶’,开茶当天竞拍哪怕是10万元一两也要带回去,这就是老茶树的魅力。”
1200多年养成的独特魅力,很多西湖龙井产区的茶农也感觉到了。“我家老龙井不换的!”满觉陇村的一位村民说,客人出价不低,惟一的要求就是保证品质。“真正懂得品茶,就晓得‘土茶’的价值,它的香气、味道,那是没得比。”记者走访时还发现,一些茶农家里都留着一些老茶树产茶留给自家喝。
“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老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的杨姓研究员说。
一直从事茶叶加工、茶叶品质特征与品质控制研究的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龚淑英在一次参加“西湖龙井茶保护与发展”高级论坛上表示,西湖龙井经过千百年的培育,已经形成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品种。沈红认为,老茶树具有抗寒性强、芽壮、叶色淡绿等的特点,这是炒制出叶色翠绿透嫩黄、香气馥郁的西湖龙井的原料基础。
当然,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思考。“事物的繁荣和消亡都有它们自身的规律,龙井43种植面积扩大了,说明它拥有更好的性价比。”杭州市西湖区某街道的一位分管农业的副主任说。
“‘土茶’的口感真正好,如今西湖龙井产区老茶树越来越少了,越来越珍贵了。”沈红呼吁,茶农们不能只盯着经济效益,老茶树绝对不能渐渐被替换掉。“保护老茶树,就是保护国宝。”葛颂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