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消息让各地的“老字号”有些兴奋:
今年5月,北京将开通“老字号”产品网上商城。
也就是说,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一站式地购买到正宗的京城“老字号”产品。
据报道,此事的操作者,正是北京商务部门。
官方出面,为老字号整编队伍,集体征战网络。“此事,杭州几年前就在想了,但一直没有真正做起来。”杭州老字号企业协会曾方荣听到消息后直言。而几年之后的今天,杭州的电子商务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北京老字号的大动作,就像一个信号,不禁让人对杭州这座“电子商务之都”中的老字号“第二春”有所遐想——
喊了多年的保护之后,杭州老字号新的生长点在哪里?上网,能否让杭州老字号“枯木逢春”。
一次“试水”
天下第一印社的网络扩张计划
据不完全查证,我市第一家在网上开店的老字号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印社”的“西泠印社”。
早在四五年前,西泠印社就在官方网站上开出了产品专区,尝试网络销售。2007年,西泠印社设在个人购物网站淘宝网上的网店正式开张。而在此后一个月,西泠印社官方网站上,也开辟出了专门的网上商城。
“西泠印社名气很响,但受原有销售渠道限制,许多人买不到正宗的西泠印社文化产品。”最初,西泠印社只想多一个销售平台,没想到效果让这个老字号颇为惊讶。
从淘宝商城开店的情况来看,购买和咨询的人都非常踊跃。一年下来,西泠印社通过网络的销售量达到了20万元,利润近7万元。
“原来一般认为印章、书画这类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多是中老年人,但他们调查后发现,年轻白领中也有不少爱好者。”
从最开始的传统销售,如今,淘宝商城西泠印社网店内,还专门针对网络特点,开通了指定篆刻大师印章制作、礼品定制等个性化服务。
近日,又有2个新人走进了西泠印社的大门。
不同的是,他们手中拿的不是篆刀,而是鼠标。今年,一个独立的网上西泠商城将全面上线。
“我们打算在网络上再好好干一场。”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网络扩张,西泠印社有限公司负责人金鸣直言不讳——
“按照我们的设想,网络销售的目标,至少要达到所有销售比重的3到4成。”
一个可能
借助第三方平台的便捷之路
来自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建国初期,我国拥有老字号大约16000家。到上个世纪90年代,就只剩1600家左右了。2006年,商务部审核并公示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仅434家。由于经营上危机频频,中华老字号群体严重“缩水”。
“满足现状、缺乏主动营销的观念,已经成为妨碍老字号发展的绊脚石。”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叶航认为,开展网上营销虽然不是壮大老字号的万金油,却是有益的尝试。
“网络的优势,不仅老字号企业注意到了,我们也注意到了。”杭州老字号企业协会曾方荣说,由于单独开设电子商务网站,需要资金非常庞大,投资方也比较难落实。这几年来,协会一直在鼓励老字号利用已经成熟的网络平台。“比如,在淘宝网上,三珍斋、张小泉都卖得不错。”
2007年,老字号协会就曾跟网络公司合作,免费给杭州的众多老字号提供网络销售的指导。去年,他们还特意请来了阿里巴巴的执行副总裁做过专门讲座。
相同的观点在此前举行的“中华老字号百年品牌高峰论坛”上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印证。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主任李琪就直言:现在浙江已经有一些典型的老字号开始上网,但是比例还是太小。他建议,老字号有条件可以独立做网站,或者借助杭州发达的第三方平台来操作。
一个设想
“打包”,能否打开老字号新市场?
登录网络,不少老字号尝到了首战告捷的味道。
除此之外,老字号还有哪些平台可以发掘。在历届两会上,有不少代表委员都在提案议案中有所提及。“杭州的旅游市场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能打包起来销售呢?”市政协委员张少华说。在他看来,现在杭州的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产业发展不协调,不仅档次不高,而且工艺也不具有独特性。
“像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的技术都是别人没有的,学不会的,买回去一看就是杭州的。”张少华说。
同样是“打包”,有着不少网络销售经验的西泠印社网络负责人金鸣觉得,现有老字号单打独斗的网店也可以进行打包。“如果中华老字号联手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有专人针对网络做宣传、推介、促销等等专业商业活动,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金鸣觉得,网络化的今天,老字号还是应该市场和文化“两条腿走路”,开设“老字号网站联盟”,挖掘老字号的文化内涵,通过介绍老字号的历史发展、品牌故事、名人堂、品牌家谱等让年轻人能了解老字号得以家喻户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