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翔之死:悲剧应当如何避免
【浙江在线“5.12”地震周年特别报道之十四】

  4月22日。青川。   

  在灾区采访的日子,惊闻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弃世悲剧,不禁深为痛惜,也让人更加关注心理疗伤——   

  浙江在线记者李敏、梁国瑞/文 詹晓东/摄

  照片里的父子,儿子在去年的地震中不幸罹难,父亲冯翔在4月20日的凌晨挥别人世。

  青川县城。县委县政府大院里,千篇一律的板房办公室。县委办、县府办、宣传部、组织部依次分配,这里,驻扎了数百名青川主要领导干部。

  4号板房是组织部的办公区域,对灾后干部心理抚慰的相关工作经由这个枢纽发出,覆盖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村基层政权组织。

  4月20日,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因自杀,成为继该县农办主任董玉飞自杀之后的又一例悲剧。消息很快传到了同为地震重灾区的青川,也引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文川的关注。在接受浙江记者采访时,他说,地震即将过去一年,在青川,同样的案例所幸没有发生,但真正做好心理疗伤却很不容易。

  心理疗伤不轻松

  “人是最宝贵的。”刘文川说,地震失去工作可以重新找,失去家园可以重新建,但失去亲人尤其是孩子之痛却很难让人释怀。他认定北川两位干部的悲剧是由于失子之痛造成的精神抑郁所致。

  同为人父的刘文川,地震发生后马上被派到官庄一线,连续半个月才回到县城,幸好老婆和儿子在这次地震中没事。

  刘文川说,地震后,青川许多干部群众宁愿借款也要把孩子往往绵阳、成都送。而青川当地政府,也在考虑尽可能帮助有家属遇难的干部调离原环境,适应新环境。

  茶坝乡党委书记,妻子地震中遇难,两个孩子都在广元读书,组织为了让他尽量享受亲情,特意将其调至广元市委某局工作,一方面可以近距离与亲人在一起,一方面也可以换个工作环境。

  而另一些因素往往也成为了干部抑郁的催化剂。冯翔之死,失子之痛最为关键,工作压力等当然也会有原因,比如其办公室的门牌号就是“512”,无形中给了他每天面对的压力。

  刘文川说,失子的冯翔,还得经常陪人到老县城儿子遇难地去看,每去一次,都等于揭开一次伤疤。

  对部分干部进行必要的岗位调整和岗位轮替极为必要,青川正在做的是对一批直系亲属伤亡、心理压力较大、家庭负担重、在重灾区工作时间较长的干部,进行适当的岗位调整和工作调整。

  疗伤需要组织干预

  地震后,青川党员干部都及时被抽调到一线抢险救援,随后,又立即扑到了重建工作中去,很长时间,青川干部都没有双休日可言,而且面对着满目疮痍的废墟,许多干部对建设好家园缺乏信心。

  刘文川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工作量是震前的数倍以上,而上级组织对基层的工作要求特别高,基层干部普遍都是超负荷工作,另外,群众对干部要求更高,利益诉求多元化,更使许多干部疲于应付。

  浙江一位援川干部透露,在当地乡镇,有些基层干部透露自己完全靠安眠药才能睡着。

  为此,在青川,从组织层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干预。

  如今,虽然任务繁重,但青川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逐步恢复双休日作息,同时定期安排干部赴外地轮训。

  “说轮训,其实以休养为主。”刘文川介绍,青川所有的乡镇主要领导都曾派往曾家山风景区培训,工作是其次,关键是疗养,也是一个心理调适的环节。

  而目前该县,各级党员也统一轮番派往广元市委党校学习,四天一期,多为休息。

  特殊时期要为干部减负

  在青川,自上而下都在为干部减负。

  县委书记李浩生在地震之后的第一次全县干部会议上深鞠一躬,说:“我向干部们道歉,对人民我们一直在努力,但对广大干部的关怀一直不够。”

  这句话,让连续奋战、看多了伤痕的党员干部不禁落泪。

  地震后的3个月内,县委组织部立即对干部伤亡情况也进行了摸底。各级机关事业干部职工遇难30人,其中县管的科级干部2人;共231名干部受伤,而有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遇难的职工更多,118人,受伤967人。

  北川农办主任自杀事件让青川组织部门高度重视干部心理抚慰。

  首先是政治上关心干部。优先选拔任用优秀基层干部,让他们有更大的施展才华的舞台,“5?12”以后,青川全县共有10多名基层干部得到提拔重用,60多名干部纳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

  另外,青川大张旗鼓地表彰优秀基层干部,使得他们的事迹得到肯定和宣扬。“七一”表彰奖励基层党员干部196名,国庆期间表彰抗震救灾优秀个人316人,推荐市里表彰名额88人,省里表彰名额22人,党中央、国务院表彰7人,以及各个行业表彰98人。

  减负的一个途径是,坚决不安排可有可无的检查,必要的检查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会议,采取轮换休假、以训代休等措施,有计划地安排基层干部进行休息调整。另外,全县县级领导均对口负责各乡镇,与当地一把手谈心交流,听取困难,并及时给予解决。

  这样的效果是,通过畅通干部心理倾诉渠道,帮助干部早日渡过心理高危期。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走近板房中重组的家庭
·浙江老师,支教在行动
·蒋晓娟:生活还是简单一点好
·压不垮的东汽人
·“交通县长”剑指青川“生命线”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