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4日讯
“5·12”汶川地震一周年。
在过去一年中,那些奋斗在地震灾区一线、从事着最为艰难的重建工作的浙商们,很多浙江在川企业都经历了从废墟中站起,重树信心,恢复生产的艰难历程。
不仅如此,更多的在川浙企还纷纷参与到灾区重建之中。他们用20多年传承的浙商精神实现了二次创业的同时,也感动着四川的人民。
王国成:艰辛复产路
“如果不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恐怕再坚定的重建信心也要大打折扣,我更担心人心会动摇。”德阳利森总经理王国成说。
王国成心里明白,这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理念,成为了悬挂在他头顶的一把剑,时刻督促他,也给他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一年,他没有一天放松过。
王国成是浙江诸暨人,2004年来到四川,出任四川利森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利森水泥集团处在德阳什邡市洛水镇的德阳公司,在去年的地震中遭到了重大损失。
“就几秒钟的时间,厂房瞬间崩塌,眼前只剩下满目疮痍:建筑物和核心设备受损严重,生料均化库完全报废,水泥包装和散装车间的屋顶塌方了……”即使在一年之后,王国成依然难忘当时的场景,“后来统计这次公司损失达1.3亿元。”
“我自认自己的适应能力已经比较强,但是遇到地震,适应能力再强的人都会大打折扣。”王国成压低了嗓音说,当时他是一边留着眼泪一边向远在浙江的总部公司汇报,唯一令他欣慰的是,地震当中,公司团队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团队的完整也给了王国成重整旗鼓的信心,从地震的伤痛中醒过来的第一时间,王国成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抢时间,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
但是,重建工作远比想象中难度要大得多。
这期间,汗水夹着泪水,有抱怨,但更多的还是必胜的信念。公司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恢复了近一半的水泥产能,差不多地震发生后的半年时间里,利森恢复了全部的产能,“恢复生产以来,仅仅支援受灾民众的水泥就达18万吨,让利1700多万元;恢复生产的水泥产能总量已达到60万吨。
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去,利森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原有产能式的“自救”;就在地震发生后的第24天,利森同时还与什邡政府再度签约了一项12亿元的投资项目,主要用于建设建材市场、环保材料等方面投资。
“地震发生后,很多投资商犹豫了,但是我们看到目前正值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再加上灾后重建也需要大量的建材,我们有信心,扩大投资也不会因为地震发生而动摇。”王国成说。
孙建生:援建“父子兵”
青川,茶坝,一个山坳里就着错落的老房子,几幢新大楼拔地而起,为这个平静的山坳平添了不少生气。
这是宁波建设局成都分公司在青川负责的建设项目。
“9月份学校就要开学了,要赶工期,尽量争取2个月内完工。”正在青川工地一线忙碌着的宁波建设局成都分公司董事长孙建生告诉记者。
从宁波慈溪走出来的孙建生,如今俨然成为了一个四川人,已经在四川度过了20个年头,并且把家也安在了成都,孙建生对四川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感情;这也使他在地震后,自己公司的地产项目也承受了巨大损失的时候,却毅然放下手头的项目,转而加入到援建青川的工作中去。
在青川建学校、建医院还有自来水厂,从去年10月份以来,孙建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重建青川的工作中去;目前已经有7个项目接近尾声;刚接下了第8个建设项目:乔庄镇小学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的建设项目规模大约1亿元左右。
看着即将大功告成的一座座学校、医院,孙建生说,心里是充实的:“苦是苦了些,但是心里也有不少甜,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儿子半年多来一直陪在我身边。”言语间是一种幸福感。
上阵父子兵,虽然孙建生心里不忍心儿子一学成归来就承受这样的艰苦条件;但是他也明白,儿子要接他的班,这次的援建经历会成为磨练儿子最好的时机。
抢时间的同时,还得承受缺材料、缺物资的困惑,而在孙看来,最最困难的,还是交通,“原来就是土路,再加上地震的破坏,建筑材料的运输变得异常艰难。”孙说,最怕就是下雨,一下雨土路泥泞得几乎无法运输,有时候30多公里的路,开出3小时还不一定能顺利通过。但是天公不作美,偏偏乡镇的天气总是会经常下雨。
“等到第8个项目也完工了,我考虑继续去开发一个自己公司旗下的6万多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孙建生说,现在因为他自己也在援建一线,公司的运作几乎处于停工状态。
【5月14日·精粹】杭州民办初中报名数揭晓 17日电脑派位最热6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