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7日讯
“能帮我们调查一下这家非洲银行的信用证吗?”萧山一家进出口公司外贸经理吕明坐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信保”)业务处工作人员俞崇波面前。
吕明曾在广交会上接待了一位肯尼亚买家。对方要和他洽商一份价值10万美元的玩具订单,拿出这张信用证,提出赊销要求。
要是在往年,这种单子他宁愿不接。但今年,10万美元的单子也不能轻易放弃。为此,他只好找信保公司调查,判定单子的风险有多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浙商一边在各种展会上焦急等待着海外单子的眷顾,一边将买家的信息第一时间传到信保公司。俞崇波告诉记者,今年广交会期间,省内进出口企业委托浙江信保调查买家资信案件数有明显增加,从4月15日到5月7日,调查案件数量多达2467笔,广交会后至今的单子也有1905笔,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比如非洲、东南亚等买家身上。
这些陌生的面孔让浙江的出口商们既满怀希望,又放心不下;从开始接触到谈成合作,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遭遇印尼“皮包公司”
胡民是杭州一家外贸纺企的老业务员。今年的广交会上,他接待了很多拉美和东南亚的新客商。但也碰到了棘手的新难题。
一位东南亚买家在参观完展会后,对胡民公司的产品感觉还不错,并爽快地下了单:要订8万件衬衫。
胡民心里暗爽了一把。不过,欣喜之余,多年的外贸经验提醒他不能有丝毫大意。因为从没和印尼商人打过交道,他无法判定这个单子的风险有多大。
于是,他把对方的名片迅速传到公司,委托浙江信保进行调查。“通常这类资信调查,我们会全面搜集被调查者各方面的信息。”俞崇波告诉记者。
转眼两周时间过去,委托的国外那家信用管理部门还没有消息。而这时,那个东南亚买家不停地催促胡民签合同。
三周之后,浙江信保终于收到了买家资信评估报告反馈。情况很糟糕——这位印尼买家注册资本只有1万多美元,注册时间在2008年,办公地点设在一所居民住宅里,手下只有2位在职员工。而且根据调查,对方从注册到现在没有任何进口数据,有关其他财务状况更是无从查起。
“这是一个典型的皮包公司。”俞崇波解释说,按照他的经验,如果买家公司注册地位于居民区,注册资金在3万美元以下,而下单金额又远大于注册本金,那通常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对于这位买家,浙江信保给出的建议是“谨慎交易”,最好是“拒绝交易”。最后,胡民扔掉了这块貌似诱人的“肥肉”。
跨国调查看破假面具
浙江一家大型家纺企业不久前通过展会结识了一位西班牙客户,对方产品对路,对价格也很满意,双方感觉很投缘。应对方的邀请,该公司一把手准备飞往西班牙,谈谈合作细节。
出发前,该公司财务经理按惯例把名片发给浙江信保,审核对方的资信情况,以此决定单子签还是不签,签多大单。
于是,商务考察和调查在同步进行。踏上西班牙后,公司负责人的感觉很好,那边有很大的工厂,有很好的销售渠道。
但西班牙本土资信公司反馈回来的信息很不乐观: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位买家所在公司的下游很多工厂倒闭,当地银行缩小授信,导致其资金链断裂,目前已进入破产程序。同时调查还发现,买家出面洽谈的只是副总,并不是法人代表。
“公司进入破产程序,联系人又不是公司法人,这对出口公司根本无保障。”浙江信保相关负责人建议那家浙江家纺企业“立刻停止交易。”
但省内这家公司负责人对这位新买家仍不想放弃,“对方成立有10年了,在当地口碑和信誉都不错,主要还是受这次金融危机的波及。”于是,一天后,该公司财务经理再次找到浙江信保,提出想对买家的信用进行评级,同时希望能给他一个建议——“如果既想和他做生意又要保障安全,和他签多大额度的订单比较适宜?”
“继续谈也可以,那必须明确对方以哪个公司名义下单。”浙江信保业务处给出两个建议,如果以另外公司名义下单,必须审核对方授信情况,同时要坚持款到发货。
至于交易量,原定的意向是20万件。思考再三,浙江信保建议浙江公司分批小定单下单,每笔额度不要超过2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