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北京11月6日讯(记者 包勇)艰难险阻,漫天尘沙,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青丝斑白,岁月沧桑,灭不了他的赤诚之心;年华流逝,青春不返,带不走他的真诚与仁义。
今天上午,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很多民众自发赶到这里,向这位科学巨星作最后的告别。
人民满意才是最高奖赏
走进钱学森追悼会现场——八宝山告别厅,礼堂上方悬挂的黑色白底的横幅,上面写着“沉痛悼念钱学森同志”横幅下面是钱老的遗像,遗像的正下方摆着两个花圈,一个是儿女敬献的花圈,挽联上写着“爸爸,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另一个花圈是钱老的孙辈们敬献的,上面写着“爷爷我们永远想念您”。钱老遗体前方摆放的是妻子蒋英敬献的花圈,挽联上写着“学森安心走好”。
钱老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穿着他最喜欢的中山装,一面中国共产党党旗盖在钱老的身上。绕钱老一周,记者心里默数,37步,但这37步却是如此的沉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如此接近,却又如此遥远。
走出告别厅,还又人不愿离去。“钱老时代的报国之志,只能通过那些泛黄的照片去体会了。我们有责任拿起钱老留下的笔纸续写祖国航天事业的辉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会一院的小刘说,中国航天事业面临二次创业和转型升级,年轻一代应该学习钱老的创新精神。
“钱老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钱老曾经的同事查喜才说,年年一辈在缅怀钱老的同时,更要学习这位科学巨人的风险精神,学习他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的人生价值观。“用钱老的话说,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跟钱老5年等于读了5年大学本科
郭何成,1981年至1985年期间是钱老的司机。看到现场来了许多记者,郭何成似乎想起了什么,郭何成说:“钱老说自己对记者也很有办法。那办法就是见到记者不吭声。”
回忆钱老生前往事,郭何成有太多的话想说。“钱老最喜欢穿灰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领口的扣子总是扣着。”郭何成说,钱老非常平易近人,有时去公园散步,市民认出钱老来,都纷纷让出一条路,钱老笑着和大伙打招呼。
最让郭何成记忆犹新的是钱老人生中的第一迟到。有一次,钱老准备下午3点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可到了3点10分,钱老还没出来。郭何成就蹑手蹑脚到了钱老书房门口,轻轻推开房门。
“当时看到钱老睡在躺椅上,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洒在钱老的身上。钱老醒过来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迟到。”郭何成感慨地说,“山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光界曾对我说,你跟了钱老5年,就相当于读了5年大学。这辈子我都非常感激钱老。”
上海交大将建钱学森图书馆
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也来了代表送钱老最后一程。学生吴喆莹捧着两本诗集,她说,“钱学长去世那天,我们在学校的学森路上挂满了黄丝带,不少同学用诗歌悼念钱老,校学联将同学们的诗歌编辑成册,取名追思,缅怀钱学长。”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那就把他最灿烂最动人的身姿养在心中。待到白玉兰花开之时,更是一片繁花似锦郁郁葱葱。”翻来诗集,里面字字情深,句句思念。
“学校里还保留着钱老住过的宿舍以及曾经用过的东西,交大将建一所钱学森图书馆,将成为继承钱老遗志,传播钱老思想的教育基地。”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筹建办副主任倪浩说,这是第一个以科学家命名的图书馆,是对钱老最好的纪念。
倪浩介绍说,钱学森图书馆主要分三块,包括钱老文献实物收藏、钱老科学思想风范展示区以及科学研究交流中心。“目前,立项已经审批,下步是钱老文献收集工作,预计2012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