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1月10日讯(记者 童俊)50年前的一个春日,嘉兴市马家浜村的一个农民在田里刨出了一些兽骨,由此揭开了马家浜遗址的神秘面纱。
然而,半个世纪以来,马家浜遗址仅因基本建设而进行抢救性发掘了200多平方米。11月10日起,马家浜遗址的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据悉,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苏州、无锡、常州、杭嘉湖和上海地区。马家浜文化正处于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大约到距今5500年时,发展为崧泽文化,在距今5000年左右,又演进为良渚文化。这一文化序列的发现和确立,说明长江下游新时期时代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2001年的时候,嘉兴马家浜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比较全面地廓清遗址的分布范围、保存状况及文化内涵,对遗址进行新一轮考古发掘势在必行。经多方争取,国家文物局批准了考古发掘方案,允许对马家浜遗址保护范围最北缘约300平方米的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掘时间预计3个月。
嘉兴市文物局副局长王登峰介绍,此次发掘的主要目的是探究马家浜遗址内先民聚落的四周范围、内部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等,为马家浜文化研究开辟新的空间和角度,推动马家浜文化的深入研究。
同时,嘉兴市提出了“遗址发掘区”的概念,将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根据规划,嘉兴市将在马家浜遗址保护区域用地上设立马家浜遗址公园。公园分为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区、文化休闲服务区三大功能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