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1月12日讯(记者 叶海 通讯员 何钧 沈雁)来自浙江省工商局的消息显示,第三季度全省工商系统以国庆、中秋节日市场为重点,根据夏季高温多台风的气候特点,进一步强化了对假冒伪劣食品、腐败变质食品以及掺杂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抽检查处力度。检查结果显示,全省果蔬制品优于往年,水产品干腌制品问题较多。
据介绍,在今年7至9月份,全省工商系统共抽检各类食品经营场所4.6万个(次),检测各类食品112万批次,较去年同期增加6.5万批次,其中发现问题食品1.7万批次,查获不合格食品16.4万公斤。
从抽检情况来看,分析显示,从抽检的65万批次新鲜蔬菜、水果和其中查获的3.9万公斤不合格产品情况来看,浙江新鲜果蔬的整体质量优于往年同期。由于7至9月间浙江遭受台风严重影响的次数相对少于往年,农民突击采摘上市的现象也有明显减少。但农药施用量加大、间隔不够造成的农药残留现象依然存在
其次,水产品非法防腐剂超标现象集中。不规范使用双氧水和含醛类添加剂,或直接使用甲醛、双氧水溶液浸泡防腐,造成食品中上述两类非法物质含量超标,仍然是影响水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同时,一些不法份子还转变手法,向水产品中添加二氧化硫、工业碱等有害物质。
此外,检查人员还发现不少干腌制品中存在二氧化硫残留的现象,主要集中在脱皮蔬菜、干腌制蔬菜和炒货等食品中。
而部分不法商贩为免于查处,开始转变添加剂品种。工商人员在浙江部分地区在对蘑菇和水产品进行抽检时发现,部分双孢蘑菇和桂鱼、鲳鱼中有含有荧光物质和隐色孔雀石绿等物质;在对脱皮蔬菜进行抽检时,发现利用草酸替代亚硫酸盐非法浸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