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1月18日讯 (记者 包勇 通讯员 周锋 张媚) 在今年5月举行的上海、杭州商务推介会上,余杭区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达49亿元;
8月,北京举行的商务推介会上,余杭区签订两个项目,总投资逾27亿元;
西博会期间,余杭区又签下一个总投资为6亿美元的项目;
……
是什么让余杭区成为创业的乐土呢?“平安,就是最大的财富。”这是杭州余杭区委书记朱金坤的口头禅,也是余杭能成为创业乐土的窍门所在。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余杭市民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均在95%以上,连续四年居杭州市八城区之首;2009年,余杭区又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
这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来之不易,它的背后凝聚着余杭区委区政府、政法综治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群众数年来对构建和谐余杭、打造平安城区的坚定信心及不懈的追求。
化解矛盾在基层
“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有问题找镇乡综治工作中心。”在余杭乔司镇的百姓口中,流传这样一句话。
建立综治工作中心,余杭的这一做法,在全国可是首创。2004年,乔司镇建立起全国第一个镇乡综治工作中心,整合了综治、巡防、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访、人民调解等力量,实行“联勤、联防、联调、联治、联创”机制。
凡是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和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事件的处理单位或部门,统一协调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统一监督办事效率,同时统一归档资料案卷。
现如今,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在余杭已经得到全面加强,全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成率和规范率达到100%。此外,余杭区还实施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政策,区里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通过激励机制,使不稳定因素消灭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到2010年视频监控全覆盖
如果说化解基层矛盾,余杭区采用的是“三两拨千金”,那么打击犯罪,就是“快、准、狠”。今年9月4日,径山镇小古城村发生一起三死两重伤的特大抢劫杀人案,仅仅过了四天时间,2名犯罪嫌疑人便被逮捕归案。
公安部门破案神速,除了干警们坚守在第一线外,城市中的视频监控也发挥了巨大作用。“2名犯罪嫌疑人从案发地点出来,视频就已经捕捉到了他们的影像资料,以及后来的逃跑线路,我们都是了如指掌。”朱金坤说。
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余杭区就投入数千万实施全区治安监控系统“天网工程”,通过资源整合、三网合一,开展“社会公共安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目前,“天网工程”已整体试运行。
朱金坤透露,到2010年,余杭区将在主要街面、公共场所、复杂地段、重点道口、治安复杂的集镇、市场建成2000个视频点,初步构建起覆盖街面、社区、内部单位和公共场所的治安监控、区域报警、金融报警三位一体的技防网络”。
城乡差距在平安中缩小
在平安指数节节攀升的同时,余杭的财富指数也在攀升。2008年,阿里巴巴淘宝城正式落户余杭后,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曾感慨地说。“余杭是我梦想中创业的地方。”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朱金坤笑着说,马云这句话的背后,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余杭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二是余杭区有良好的治安环境。
是的,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大背景下,余杭区合同利用外资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分别增长达38.4%和86.3%。
今年1至10月的统计显示,余杭区已经引进外资项目53个,已完成世界500强投资项目一个,另外还有三个世界500强在谈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
“平安是基础,平安不保障经济就难发展。”朱金坤透露,经济好了,市民的收入增加了,特别是农民纯收入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差距在社会发展中不断缩小。